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防疫

第三节 防疫



  1978年卫生防疫站设有综合办公室和检验室,职工21人。1979年防疫站增设防疫科。1980
年增设地方病防治科。1981年增设公共卫生科、食品卫生科。1984年增设卫生宣传教育科。1987
年增设总务科。人员编制达27人。

  防疫主要设备有电冰箱4台、恒温箱2台、超级净化工作台,电动离心机、双目显微镜、超
级恒温水浴箱、自动电位滴定仪、菌落计救器、电热蒸溜器,731分光光度计等各1台。

  一、传染病防治

  1978年以来根据国家卫生部《关于计划免疫工作的通知》精神实行计划免疫,按规定的免
疫程序,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

  1984年,城镇实行了月免疫,公社实行季免疫,个别偏僻村屯实行年度免疫。镇内建立了
计划免疫接种卡、簿,证。使镇内计划免疫工作达到了程序化、规范化。

  1986年以肝炎、痢疾、出血热为防治重点。肝炎防治工作,重点抓各医疗单位、托幼机构
和食品单位消毒、隔离等预防性措施落实工作。在重点儿童中注射乙肝疫苗。

  对发生的各类传染病,做了个案调查和疫区处理,及时切断传染源,控制疫情蔓延。痢疾
个案调查率达95%以上,肝炎个案调查率达100%。详见附表。

   传染病发生情况表



  二、地方病防治

  呼玛县地方病主要有3 种。即克山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大骨节病。其中以预防克山病为
主。1978年以来采取综合预防和服硒的办法防治克山病。使患病率逐年下降。10年中没有新患
和急克山病人发生。经1985年冬和1986年春查,全县共有克山病患者48人。其中潜克40人,慢
克8人,另外有疑克8人。对患者全部建立了档案。同时在病区推广全民投服亚硒酸钠药物预防
克山病工作,服硒率达90%强。包括大骨节病区在内全年约投服亚硒酸钠2.5万片,受益4 000
多人。

  1978年开始采取给患者投服碘化钾的办法治疗地甲病,经过2年的努力治愈了大批病人,
控制了病情发展,达到验收的标准。之后采取食用碘盐的办法预防地甲病,并对碘盐进行定期
和不定期监测。同时每年对地甲病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发现患病率回升就及时给予投药治疗。
到1987年底地甲病患病率由1981年的21.4降至1.98%。

  1985年开始采取对病区3至16岁少年儿童以服亚硒酸钠的办法预防大骨节病。服硒率达97.4%,
并对其210名患者建立了卡片。

  三、结核病防治

  1978年县防疫站设结核科负责全县结核病防治工作。1984年单独成立县结核病防治所。到
1987年配有医护人员7人。设备有30毫安x 光机、1 500倍显微镜、电冰箱各1台。该所从1984
至1986年在全县开展结核病普查工作,查出结核病患者224人,患病率为9‰。

  1987年在省结核防治所协助下,对鄂伦春族群众进行再次普查,查出结核病患者10人。落
实了治疗、投药措施。全县患病率降至7.8‰。卡介苗接种率达86.2%。

  四、公共卫生

  (一)、食品卫生

  1983年宣传贯彻食品卫生法,1984年开展食品卫生经常性监督。冷饮食品合格率达33%,
餐具消毒效果检查合格率达25%。1985年对75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餐具消毒率100%。
1986年对各食品企业单位监督检查168 次,并对99家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全部建了档案。同时举
办了食品卫生学习班,提高食品从业人员的法制观念。1987年着重抓了各食品单位的食品冷藏
和磁砖化。餐具消毒率保持100%。 全年会同工商、畜牧等部门对食品卫生大检查5次,共销毁
变质食品2 062公斤。处理过期罐头700余箱、变质果酒100箱。限期改进单位19 户,停业整顿
单位40户,吊销卫生许可证2户,罚款3 315元。10月份办了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班,有
262人参加。1984至11987 年连续4次对食品从业人员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共查出带病者54人,
皆调离直接入口食品工作岗位。

  (二)学校卫生

  1984年对镇内在校3 454名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其中患近视者452人。患病率5.7%。1985
年复查镇内3个小学1 600名学生,患近视者214名,患病率12.82%,其中新发生近视89名,新
发近视率5.33%。1986年复查学生1927名,新发近视者108 名,新发率5.6%。对患近视学生用
药物和物理方法进行矫治和预防,恢复率达1.35%。1985和1987两年分别对镇内中小学生重点
检查了近视、龋齿、沙眼等。

  附:城旗中小学生常见病统计表

城镇中小学生常见病统计表



  为掌握学生地甲病情况,在镇内学校设了地甲病观察点。1984 年抽样检查发现生理肿大
167人,肿大率17.57%,患病率5.93%。镇内中小学均建立了学生卫生监督档案。

  1986年全县有14所学校各配1名兼职保健教师,并进行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其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