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语言

第三章 风俗

第一节 语言



  呼玛县是多民族的县份,各民族在交往中通用的语言基础是汉语,操普通话,但各少数民
族内的老人,仍保持使用本民族语言的习惯,所以他们操汉语普通话的口语字音不流畅、不标
准。少数民族语较为常见的是鄂伦春语,其次是朝鲜、俄罗斯、蒙古、达斡尔和满语等6种少
数民族语言。

  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系满一一通古斯语族通故斯语支。是县内最主要的少数民族语,鄂伦
春民族无论男女老幼,在本民族间均使用鄂伦春语。

  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的正统蒙古语族。由于县内蒙古族人口少,且居住分散,只有本民族
老人会面中互通蒙古语言,青年人则不会使用。

  达斡尔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县内只有少量达斡尔族老人,通用达斡尔语言,部分中
年人能听懂会话,但不会对讲,青、少年则一律使用汉语。

  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一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县内满族人口居全县第二位,但不集中,与
其它民族混居于各乡镇村屯。其中呼玛镇、三卡乡居多。少数老年人之间使用本民族语言,中
年人有一些能够听得懂,青年人多数听不懂。

  朝鲜语属阿尔泰语系朝鲜语族。县内朝鲜语在本民族间普遍应用,但多限于本族的家庭内。
孩子从小受大人的影响,养成了使用朝鲜语的习惯,有了朝鲜语使用的基础。

  俄罗斯语属拉丁语系印欧或雅利安语族俄语支。县内民间使用俄语不多。建国初期较盛,
一些俄罗斯人和早年在苏生活过的华人之间的接触,多以俄语交往。随着俄罗斯人口的减少,
用俄语交往者也在减少;中俄通婚的后代也都使用汉族语言。

  在多民族长期混居中,汉语丰富了其它少数民族语言的词汇,汉语词汇中也增加了不少其
他民族语汇。诸如:鄂伦春语的“阿拉凯”(酒);朝鲜语的“倒目”(同志);俄语的“安巴拉”
(仓库)、“别拉搭”(火炉子)、“维得罗”(小水桶)、“邦克”(方水桶)、“马神针”(缝纫
机)、“割地马神”(收割机)等,都被当地群众所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