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萨满教

第四章 宗教

第一节 萨满教



  萨满教是我国东北地区最古老的满、达斡尔、鄂伦春等少数民族普遍信仰的一种地方性迷
信宗教,主持宗教活动的人,称为“萨满”,神灵的代表者也是“萨满”。活动的方式,按内
容与目的的不同也各有别,但基本都是由作为“萨满”的人穿神衣、戴神帽、使用神具、又舞
又唱,是其主要的活动形式。

  祭祖,盛行于满族,而各姓氏族间的祭祀活动形式还不尽相同。一般是在祭祀之日的传统
时间,将象征祖宗的红、白、兰、黄四色(有的为三色)绸条或三张画像,从祖宗匣内请出,安
放于正屋即炕的木架上,前置小桌,摆放酒具、猪肉和供品、焚纸烧香,祷告祖宗,请求保佑
阖族平安、人财两旺。家“萨满”身系腰铃、裙带、手击单环鼓,族人击抬鼓和札板,“萨满”
在舞蹈中连唱三遍歌词,然后主祭人和全族向祖宗磕头叩拜毕,再将祖宗请入匣内送归原位。
祭祖时间有在白天,有在晚间,有的早晚两次,有的连祭三天,还有的晚上倒拉活猪,按于祖
宗位前,“萨满”围跳三圈后杀掉供奉祖宗,仪式之后,全族人吃肉喝酒到天亮。

  祭神,达斡尔族除祭天神外,平时信奉的神还有大仙、小仙和以方形卵石或老柳木雕刻或
皮裁布剪纸画为象征的各种神仙,放于小盆或桦皮篓内,供于室内或仓房,逢初一,十五上香
叩头,年节摆供品。鄂伦春族供奉的仙神有几十种,都以木制或纸、布、皮裁画或祭祀时以草
把为象征,或于大树上刻一脸形来供奉。在所有的仙神中,对“透伦玛路”最尊崇,认为它既
管众神,又能保护人马安全,多获猎物。供品多为狍子、“飞龙”等野生禽、兽。祭祀无一定
之规,由“萨满”或男子老者主持。

  襄灾,是满、蒙古、达斡尔,鄂伦春族少数民族在旧社会通过“萨满”除灾医病的一种活
动形式,俗称“跳神”。认为“萨满”之日,说出患者病因和医病除灾办法。“萨满”穿戴的
神衣是用鞣好的皮张和布制成的长衣,上系铜镜、铜铃等装饰品,神帽顶部装有三或五个铜雀,
有的装饰以大铜铃,系有飘带,称为“老虎神帽”拿的神具有鼓、鞭、档士等。跳神时穿戴整
齐,并有另一人做帮手,称“二神”,“萨满”先击鼓念唱咒词,“二神”在旁见机行事、随
声附合,二人击鼓摇鞭,边唱边舞。神灵不同,唱词和舞姿也不同。一套仪式过后,“萨满”
跑到门外去迎请所求之神,有的是“过阴式”即请接神。神来后,“二神”即向代表神灵的
“萨满”请问所需事项,二者一问一答,指明“神”意,互相配合,完成请神、治病、送神的
“跳神”全过程。最后,“萨满”与“二神”向病家索要一定钱财。鄂伦春族的“萨满”,有
的还要马匹,说是可把患者之病转介于马,很快消除人灾。

  呼玛县的鄂伦春族至今(1987年),仍保留萨满跳神用具穿戴,也有会跳神者,但很少有活
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