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傅振林

傅振林



  傅振林(1920~1946),吉林省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幼年在家务农。贫苦的生活和繁
重的劳动,磨练了他的坚韧、倔强的性格。伪满时被抓劳工来到黑龙江省爱辉县西岗子煤矿出
苦力。劳工期满后,到后獾洞屯李家扛活。

  “九、三"光复后,他与煤矿工人和部分农民上山投入“压东边"匪帮。傅振林在匪帮拜把
兄弟中行九,报名“九江”。他用心练武,手使双枪,能骑善射,本领高强;加之待人和气、
为人仗义,在土匪中威望颇高,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1945年11月,共产党在黑河组建人民军。傅振林清醒地认识到,当土匪是没有前途的,只
有投靠共产党才是走光明道路,于是他凭着自己在土匪中的威信,反复做匪首工作,终于说服
了“压东边”及其手下的弟兄们。于1945年12月通过山神庙村村长与自治军取得联系,达成协
议。该匪帮被改编为人民自治军骑兵连,傅振林任副连长。他弃暗投明后,在部队党组织帮助
下,摒弃流寇思想和习气,严格约束自己.进步很快。他对士兵训练有素,严谨治军,军纪严
明。

  1946年1 月初,傅振林随军分区司令部参谋长张继成到四嘉子、西岗子等地扩军。一天,
张明九、李云鹤匪帮突然包围了四嘉子,张继成、杨国滨等人退入一所房内。傅振林奋力冲杀,
掩护张继成等人突围,后因寡不敌众,头部负伤,晕倒在地被俘。敌匪企图利用土匪三江与九
江磕头弟兄的旧关系,引诱、拉拢、威逼其再次为匪,但傅振林坚决拒绝。伤愈后,寻机带领
一部分战士回到自治军司令部。是年春,他率骑兵连于爱辉、孙吴于沿江一带剿匪,机智、灵
活地指挥作战,屡建战功。

  是年7月,组织批准他结婚,并发给他500斤米作费用。婚后住在爱辉区西三嘉子岳父家里。
此问他不但拒绝了土匪的诱降,而且积极参加剿匪斗争,致使土匪恼羞成怒,千方百计想抓他。
当年初冬的一天拂晓,张伯军匪帮的部分土匪包围了他岳父家,傅振林掩于房内与土匪对射,
其岳父与通讯员关文化也持枪与敌接了火。敌人的子弹从四面八方射来,时而投手榴弹,并喊:
“傅振林你被包围了,赶快投降吧!”傅气愤己极,不停地向敌人点射,匪徒放火焚烧了房子,
傅振林为保家人安全,急中生智,让岳父在门前诈降交枪,他乘机跳窗逃走。战斗中傅振林内
叔父、妹妹受重伤;婶母受伤身亡。土匪的行为更加激愤了他,此后他一直驰骋在剿匪的第一
线。

  1946年11月,张伯军匪帮逃窜呼玛县境内与赵志民匪帮勾结。25日张、赵匪帮围攻呼玛县
城,傅振林所在三师特一团骑兵大队受毛和发副团长指示。他奉命骑兵连马不停蹄地赶到呼玛,
立即投入战斗。战斗打响后,傅振林率战士与匪徒展开白刃战,杀得敌匪尸横遍地,鼠窜逃之。
解除了呼玛的危机。之后傅振林率军追剿逃匪。

  11月27日、傅振林奉命率一个骑兵排去侦察匪情,行至旺哈达江边大石砬子附近时,遭到
土匪的伏击,致使伤亡较重。傅振林带队退到江堤下,但江堤不陡,骑兵依然暴露在敌匪面前,
继续遭到土匪的猛烈射击。傅林命令两个战士冲出去与部队联系,皆中弹身亡。他抬起头观察
敌匪火力时,不幸头部中弹牺牲,时年26岁。

  傅振林的牺牲,使黑河、呼玛一带的军民十分哀痛。不久,遗体运回黑河,安葬于东大庙
东侧,建国后遗骨移入烈士陵园,英名镌刻在呼玛烈士纪念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