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自然资源 土地是一种最重要,最基本,最宝贵的有限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财富之母,
也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林业用地是森林资源存在的基础,保护林业用地是发展林业,
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发挥森林多种功能的关键。要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合理开发和使用
各类土地资源,发挥土地资源潜力,为经济建设服务。
大兴安岭林区行政管理属于“政企合一”体制,土地的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虽经几个
部门管理,但实际是集中于林业企业。
大兴安岭林区经营总面积为8 369 432公顷,其中:林业用地7 634 142公顷,林业用地中
的有林地5 930 363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1.52%。
大兴安岭林区经营范围隶属于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两省区的版图。其中:属黑龙江省
版图的面积为6 478 828公顷,属于内蒙古自治区版图的面积为1 890 604公顷。
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
表1-1
二、气候资源
从人类利用自然资源角度出发,开辟了作物生理同气候关系的新领域,气候资源理论的诞
生,促进了应用气候学的发展。林业气象研究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大兴安岭林区的气候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基本特点是:冬季在蒙古冷高压的控
制下,多来自高纬度的西北风,气候寒冷干燥,从10月至翌年3 月降水量不足全年降水量的十
分之一;夏季在太平洋高压的推动下,多来自东南的海洋风,气候温凉湿润,4—9月降水量占
全年降水量的90%以上。季风季节位移同降水季节位移是一致的。冬季大于等于8个月,无夏,
春、秋小于或等于4个月,按我国气候学分季标准;候平均气温高于等于22℃为夏季,10—21℃
为春、秋季,低于10℃为冬季,该区无夏或只有一候。所以,伊勒呼里山以北地区无夏季,春、
秋两季相连,气温年温差达49.3℃。但随着春天气温的升高,雨季也随着同步到达,为植物生
长和生物的发育都带来了适宜的生长和繁衍的气候条件。该区多年平均气温南部-l.4℃,北部
-5.3 ℃,极端最低气温-52.3℃,北部地区日平均气温在-30℃以下的日数达94.7日,大于等于
l0℃积温低于1600℃的天数多于95天,一月平均气温低于-28 ℃,多年平均高于l0℃积温1436
—2061℃天数为82—110天,也是平均无霜期的天数。年降水量419—502毫米,中、南部较多、
北部较少。年日照时数2370—2620小时,云量为0.5—0.6 ,平均日照百分率57%左右。河流结
冰期11月至翌年4 月,相对湿度70—75%。年平均风速2 米/秒左右,春秋季常有大风,最大风
力可达7—8级,3—5 月份有焚风出现,此时正值植物干燥,气候干旱,极易引起火灾发生。
三、土壤资源
大兴安岭地区土壤经过林业,农业不同部门,作过多次调查。本区分布面积最大的土类棕
色针叶林土,也称谓过漂灰土、灰化土、棕色泰加林土等土类名称。
棕色针叶林土类约占林区总面积的80% 左右,主要分布在兴安落叶松林,樟子松及白桦林
下,海拔500 —1000米处。土层较薄,土体内含有较多石砾,表层黑色土层很薄,肥力低,腐
殖质含量10—30%,心土层呈棕色,结持力紧密,厚度不一,土壤呈酸性,PH值4.5—6.5 之间,
盐基饱和度较高。棕色针叶林土分为三个亚类,即山地棕色针叶林土、山地生草棕色针叶林土、
山地表潜棕色针叶林土。
山地苔原土类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山之顶部,也称班毡土,实为寒冻土。山顶主要为岩
石裸露地和苔藓群落,局部有以杜鹃为主的灌木丛,都呈块状分布。
山地针叶林土类,为冻层针叶林土,也称冻层棕色针叶林土。为偃松灌木林带和偃松——
落叶松林下的土壤。
山地灰棕壤土类,在本林区有二个土型,一个称山地灰棕壤,主要为胡枝子——柞树林,
一个称暗色灰棕壤,主要为榛子黑桦林或榛子灌木林。
草甸土是本地区的黑土型土壤,土层厚,主要分布在较大河流的二级阶地上,俗称五花草
塘。
沼泽土类,在本地区约占总面积的6%左右,分为:泥炭潜育土、泥炭质腐殖质潜育土、
腐殖质潜育土三个亚类。沼泽土类分布有杜香——泥炭藓——落叶松林和溪旁——落叶松林,
丛桦沼泽地和塔头沼泽地也是沼泽土类分布区。
生草森林也称层状冲积土,分布于河流沿岸低洼冲积地上的杨柳林及水冬瓜赤杨灌木丛林
下。母质为冲积物,表层为壤土,中层沙质,底层为卵石,排水良好。
全区土壤皆为季节性冻土,并有近 60%的面积为多年连续冻土分布区和多年岛状冻土分布
区。综合全区土壤情况是有机质含量高,但有效肥力低,土层薄,质地疏松,多含砾石,偏酸
性PH值在5—7之间,适宜森林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