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国有林区区划

第一节 国有林区区划



   一、林区基本情况

(一)林区境界范围大兴安岭林区分别于1958年、1965年、1979年和1990年进行4 次开发建
设规划,以及多次森林资源调查工作。由于年代不同,加之行政区划变动,本林区的境界范围较
之以前有较大变化。

之一是原鄂伦春自治旗管辖的大杨树林区,面积96.1万公顷,根据1979年5月3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下发《关于恢复内蒙古自治区原行政区划的通知》精神,已 划归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管
辖。

之二是原黑河地区管辖的霍龙门林区,面积67.1万公顷,按照1978年协议。并黑龙江省政办
省〔1981〕26号文件精神,已划黑河地区管辖。

基于上述,根据最近二类森林资源调查统计,则大兴安岭林区经营面积851.7 万公顷,其中
属黑龙江省区域范围占总面积的77.8%;属内蒙古自治区区域范围占总面积的22.2%。

(二)地理位置大兴安岭林区位于祖国最北部边陲,行政设大兴安岭地区行署归黑龙江省管
辖。东与小兴安岭接壤,西与呼伦贝尔草原相连,南濒广阔的松嫩平原,北与苏联隔江相望,东
西长390余公里,南北宽约380公里。地理座标为北纬50°11~53°33′,东经121°14~127°00′。

(三)地形地貌大兴安岭山脉纵贯区内西部,伊勒呼里山横卧中间。地势西高东低,东高北
低,除局部地区较陡峻外,多为低山丘陵,海拔一般在400~1000米之间,最高峰大白山海拔1528
米。

大兴安岭地貌骨架是燕山运动,喜马拉雅山运动与新构造运动造成的,山地地形绝大部分为
酸性大成岩和喷出岩形成,构成境内的主要岩石北部多为花岗岩,南部多为石英斑岩和流纹岩,
红武岩较少。

  (四)土壤植被

境内土壤以山地棕色针叶林土为主,约占60%,其次是山地暗棕色森林土、草甸土、沼泽土。
西北端分布有连续多年冻土,其余有岛状冻土分布。由于造山运动和成土时间原因土壤砂石含量
较高,腐殖质较少,土层较薄,一般为20~30厘米。

区内森林以兴安落叶为主,樟子松、白桦次之,还有少量的红皮云杉、山杨。区内东南部主
要以柞树、黑桦、杨类占优势。在高海拔地段有偃松分布,林下灌木以兴安杜鹃、丛桦、赤杨为
主,地被植物有越桔、杜香、苔草等。

(五)其它资源除森林资源,境内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已查明的矿藏有铁、锰、铜、玛脑大
理石等储量丰富。

金矿遍布全地区,上至漠河的老沟,下至加格达奇的五叉沟,已探明的黄金储量达百吨以上。
呼玛椅子圈煤矿、漠河古莲露天煤矿已经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