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5·6"火灾与复建

第四节 “5·6"火灾与复建


  
1987年“5·6”特大森林火灾,把西林吉、图强、阿木尔三个林业局经营的森林地域以及各
项生产建设、生活设施等遭到严重的破坏。森林火灾过火面积114 万公顷,烧死木蓄积3 900 万
立方米。损失已运抵贮木场检尺入库的木材为403 588 立方米,烧毁各种房舍面积532 929 平方
米,各种生产设备842 台,大铁专用线为11.62公里,通讯线路716.9公里,财产损失总额16亿多
元。

“5·6”特大森林火灾引起了国内、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同情,国家政府、团体、个人主动
给予救灾援助。在国务院和黑龙江省政府领导和指挥下,全区人民积极进行复建任务。

大兴安岭灾区复建工程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经过数万建设大军350多个昼夜的艰
苦奋战和灾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于1989年10月20日全部完成任务、各条战线的生产全面恢复、灾
民喜迁新居、省复建指挥部在漠河县召开重建家园全面胜利的庆祝大会。

关于“5·6”特大森林火灾的森林火烧受灾程度,生产设备财产损失情况,国际援助情况,
灾后复建工程记述如下:

   一、森林火烧受灾程度

火烧区有林地和疏林地总面积为114.7万公顷,其中严重火烧面积为35.01万公顷,占31%;
中度火烧面积为20.7万公顷,占l8%;轻度火烧面积为31.4万公顷,占27%;未烧面积为27.56
万公顷,占24%。

火烧区有林地和疏林地总蓄积为9 523.30万立方米;其中:严重火烧区蓄积为30 046.63万
立方米,占32%;中度火烧区蓄积为1 719.21万立方米,占l8%;轻度火烧区蓄积为2 589.77万
立方米,占27%;未烧损蓄积为2 167.69万立方米,占23%。

   受灾森林总蓄积面积和总蓄积表
表2-38



   二、生产设备财产损失

火灾中生产设备财产损失总计为16 933.4万元,其中,全民投资额为16 002.1万元、集体自
筹投资额为931.3 万元。

火灾中损失的各种房舍面积为532 929平方米,其中:厂房20 681平方米;仓库20 835平方米;
商业营业用房7 326平方米;服务业用房7 507平方米;办公室19 950平方米;住宅325 873平方米;
文化教育用房21 097平方米,医疗用房2 514平方米;其它用房107 446平方米。

烧毁各种生产设备共计2 488 台(根据机电处统计)。烧毁金属切削机床和其它加工机床合
计124台,其中:车床47台,钻床17台、刨床l3台,镗床2 台、铣床10台、磨床5台、台钻17台、
沙轮机及抛光机2台、锻压设备2 台,其它9 台。

  火灾中损失的大铁专用线11.62公里,通讯线路71 6.9公里。3、火灾中各优势树种情况如表:

   优势树种过火面积表
表2-39



   优势树种过火蓄积表
表2-40



   用材龄各龄组过火面积表
表2-41



   用材龄各龄组过火蓄积表
表2-42



   三、国外援助

1987年“5·6”特大森林火灾,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同情,一些国家政府、团体、
个人和国际组织给予救灾援助。

(一)项目援助

1、世界粮食计划署,提供价值为177.2万美元的10 000吨小麦。采用以粮换工的形式,用
于建造20.5万平方米灾民住房用工所需的口粮。

2、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价值30万美元的技术合作项目,用于购置灭火救灾的设备、包括
吉普车5辆,对讲机40部和油锯800台等。

3、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捐助3万美元,联合国救灾协调员办事处捐助3万美元,联合国儿童基
金会捐助2.5万美元,合计8.5万美元,用于购置汽车13辆。

4、欧洲共同体,提供50万欧洲货币单位,用于购买经该组织同意的紧急救灾物资。

5、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供10万元的善后紧急援助项目,用于大兴安岭妇幼设施的恢复和
建设。

6、联邦德国,提供3千万西德马克的紧急援助,用于灾后恢复工作。

(二)物资援助

国外各方面提供大批灭火救灾物资。基地电台3部(其中一部,分给由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
对讲机235部、发电机50台,暖炉15 560台,越野车1 辆,推土机1台、油锯420台、灭火粉1吨、
灭火泵2 224 台、灭火手工具917 件,帐蓬1 336 顶、折叠床100 张、睡袋500 条、毯子28 326
条、防火服500 套、纤维织品10 080米、铝锅70个、脸盆20个、消毒器50个、望远镜1 架、大米
1 250 吨,冻干肉7 吨、食糖5 吨、衣物2 700 件,还有一部分药品。

上述物资的价值(有的台括国际运费)药折合4 430 315 74美元,其中日本政府捐助物资价
值约折合77 238 24美元、英国政府175 964 04元,法国政府756 013 54美元,联邦德国政府303 490.13
美元、意大利政府533 000 美元,南斯拉夫政府3 410.05美元,捷克政府l26 126.12美元、美国
政府288 220 美元,加拿大政府331 920.92美元,新西兰政府19 143美元,香港政府644 047.71
美元,日本红十字会376 174.03美元、英国红十字会15 488.69美元、苏联红十字156340美元、民
主德国红十字会111 864.4 美元、瑞典艾里克松公司5 000美元、意大利菲亚特公司43 594.63美
元、香洪乐施公司5 000美元、香港恰和公司1 000美元。

(三)现款援助

各种货币援助包括182 943.82美元、1 259.41英镑、38 560 526日元、78 136.84加元、1 341
澳元、2 640 西德马克、2 061 000里拉、74 292.5荷兰盾、1 000 100 奥先令、1 900 瑞典克
朗、3 700丹麦克朗、4 133 916.73港元、400 801.99外汇人民币。

以上捐款共折合1 228 494.65美元。其中:外国政府及驻华机构捐款折合228 592.68美元、
外国企业14 806.88 美元,国外团体及个人22 331.69 美元,华人华侨296 632.99美元。驻外人
员留学生,访问学者138 116 35美元,港澳同胞525 590 86美元。

此外、国外捐献人民币286 652 50,外国红十字会捐款总额折合181 872 美元。

以上三项捐献总额约折合26 702 218美元。

   四、灾后复建

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的指示精神,“5.6 ”特大森火灾的灾后复建任务,抢采抢运烧死木;
恢复森林资源;灾区复建;森林防火等作为“四个硬仗”一起完成。

(一)抢采抢运烧死木

“5、6 ”特大森林火灾过火面积114 万公顷,烧死木蓄积3 900 万立方米。其中,可采烧
死木1 500 立方米。火灾过后,林区发生虫害。国务院发出“虫口夺木”的号召,把原计划在
1992年完成的烧死木生产任务,要求在1990年4 月以前全部完成。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的指示,林管局认真讨论研究贯彻落实的措施。成立了各级抢采抢运烧
死木的指挥部,各级领导班子在指导思想上树立一个“抢”字。在计划安排上是“减南增北”,
把未受灾的南四局的产量,由原计划270 万立方米,减为200 万立方米;把受灾的北四局产量由
原计划240 万立方米,调增为400 万立方米。在生产布局上实行“南兵北调”,从未受灾的南四
局抽调7 000 多劳力、1 000 多台采运设备参加抢采抢运。再有伊春、牙克石林区的支援队伍,
形成了千军万马抢采抢运烧死木的热潮。为了“虫口夺木”,制定了“四抢”的具体措施(即:
抢采、抢运、抢贮、抢加工)。把夏闲为夏忙,以铁路运输为主,路运、水运一齐上。经过持续
三年,完成抢采火烧木生产任务11 744 162立方米。

(二)恢复森林资源

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对大兴安岭北部林区火烧迹地恢复森林资源的指示精神、参加“国务
院大兴安岭恢复生产重建家园领导小组的考察意见”,实施如下:

1 、加强对火烧森林资源恢复的领导,成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制定了“大兴安岭北
部林区火烧迹地森林更新与恢复规划方案”,恢复森林资源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8——1990
年、主要搞好火烧迹地清理和营林基础建设,同时完成7.8 万公顷更新造林任务;第二阶段1991
—1994年,完成更新造林面积23.2万公顷;第三阶段1995—1997年;完成更新造林16万公顷。
坚持天然更新与人工更新相结合、造林与抚育并举的原则,对火烧迹地重度的35万公顷搞人工
更新,轻度的31万公顷搞天然更新,中度的21万公顷以人工更新与天然更新相结合的办法,争
取在十年左右恢复被毁的森林资源。

2、加强森林资源科研和对口咨询项目的落实。林管局召开了北部四局及北京林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院、省林科所、林业部防治检疫所等单位参加的“火烧迹地恢复
森林资源技术协调工作会议”,通过了“恢复森林资源对口咨询管理办法”,“火烧迹地恢复
森林科研规划方案”签订了火烧迹地恢复技术、良种培育、育苗技术、樟子松、落叶松地理种
源试验等七项39个子项的科研委托协议、69项技术咨询服务项目,组织营林科技人员在火烧区
开展飞机播种造林试验、人工促进更新试验等利,技工作。

3、加快苗圃建设和种子筹集工作。根据“恢复森林更新造林规划”,阿木尔、图强、西
林吉三个林业局苗圃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建经营面积,塔河苗圃扩建为1 000亩,筹集调入樟子
松、落叶松种子,并向伊春、黑河、内蒙等林区收集种子,保证苗圃育苗的需要。

  (三)灾区复建

灾区复建工作是在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情况下进行的。房舍建设中楼房比重大,占
总建筑面积的45.7%, 建材货源供应紧张,缺口大,铁修运输车皮不足,给建材调拨带来困难
等等。由于组织完善,措施得力、准备充分。完成了房舍建筑总面积53万平方米,投资总额3.1
亿元,道路931公里,混凝土桥梁 4座550延长米,输变电线路55.3公里,通讯线路96.2公里,
竣工验收,全部合乎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至此,在“5、6”火灾中夷为平地的西林吉、图强、
阿木尔三个林业局址和 9个林场场址以崭新的面貌屹立在千里林海之中,生产设施、生活设施
和社会公共设施全部恢复。各类新建项目,规划科学、布局合理。新兴的城镇、林场生产秩序、
生活秩序和社会秩序全部正常,人民安居乐业,到处充满生机。

(四)森林防火

在中防指和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经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优异成绩。在
思想认识,组织领导,予防措施、扑火指挥、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修建防火
公路236 公里,了望塔便道30公里,建直升飞机降落点45处,建了望塔73座,购置风力灭火机
1424台,灭火水抢1 443 支,防火专用运输车38台,电台414 部、摩托东234 辆等等,基本实
现了了望成网,予测予报成网,通讯成网,扑火队伍专业化、灭火手段机械化(灾后复建,虽
在木材生产等有关方面中有所记述,但在此须集中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