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工民建企事业 一、概 况
(一)大兴安岭林管局建筑工程公司
大兴安岭林管局建筑工程公司是1970年2 月1 日以原大兴安岭特区工程处和来大兴安岭林
区开发建设的东北林业总局电力总公司所属的电力一处、电力二处、电力三处、呼盟建筑工程
公司二处、省建设厅北安工程处等6 个单位为基础组成了大兴安岭建筑工程公司。1990年未,
工程公司在册职工3 415人,有各类专业技术干部314名,占职工总数的10%。其中高级职称6人,
中级职称63人。有施工机械154台,全员平均技术装备率1 471元,动力装备率人均3瓦。
自组建大兴安岭林管局建筑工程公司以来,施工工程遍及大兴安岭林区,在完成工程建设
中,不断提高施工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如:定型组台钢模板,予制混凝土桩基础在严寒地区
冬季施工方法,防水冷胶料在严寒地区的应用、大跨度(33)米钢屋架的制作吊装,18米—24
米拱板结构施工,予应力大型屋面板,予应力空心板的研制成功等利。技项目,填补了大兴安
岭地区的空白。为了提高职工文化素质,建立了职工文化教育中心。该公司增设了房产开发公
司、劳动服务公司、还办了酱菜厂、木制品加工厂、施工队,即解决了职工子女就业的问题,
又增加了企业收入。
“文化大革命”期间,企业管理规章制度,受到破坏,经营不善管理混乱,连续五年累计
亏损802.9 万元,职工工资不能按时发放,思想混乱,公司处于困难时期。党的十三届三中全
会以后,企业进行了系统整顿,加强经营管理。实行经营承包,打破大锅饭,建立了责、权利
的责任制度。经过几年的改革,使公司建安产值大幅度提高,年产值由公司组建初期的535 万
元,1990年上升到5 204 万元,为公司组建初期的9.7 倍。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年有新突破,公
司组建初期全员劳动生产率是1 330元,1990年达到11 908元,提高了8倍。自1984年以来以12.5%
递增速度增长。工程质量不断提高,1990年优良品率达到55%,合格率l00%。1983年到l986年6
年里,平均年盈利83.46 万元。1987年至1990年利润150万元以上。1989年实现利润340万元。
从1980年以来先后9 次被省政府和行署、管局授予安全生产先进单位;1984年被林业部授予企
业整顿先进单位;1988年被省建委授予省建设系统文明单位和教育先进单位。经过改革使工程
公司成为一支。技术装备齐全、施工力量较强、管理经验丰富的建筑施工一级企业。
1987年“五、六”火灾后,工程公司2 000 多名职工投入到北三局复建中,经过了三百多
个日日夜夜的艰苦拼博,在漠河、图强、阿木尔三片废墟上建起了19栋楼房、70栋平房,共计
竣工面积6 300 平方米,被国务院复建会战指挥部授予先进施工队称号。1988年一举夺得省建
指4 块金牌、2 块银牌。
(二)大兴安岭林管局勘察设计院
大兴安岭林管局勘察设计院建于1970年6 月28日,是在大兴安岭特区设计大队的基础上建
立起来的。1973年改称: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业勘察设计大队;1979年4 月29日又改称:大兴
安岭林业勘察设计院;1982年4 月12日再改称:林业部大兴安岭林管局勘察设计院;
林管局勘察设计院担负着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林区道路与桥梁、水
文工程地质、林区测绘等方面的勘察设计任务。该院总编制1 220人,有职工220人,其中干部
123 人,共97人;有高级工程师10名,工程师37名,助理工程师36名,技术员28名。该院累计
完成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964 579.82平方米,道路勘察设计22 379.63 公里,大中桥梁76座,
7 146.80延长米,水文工程地质钻探36 897.10 米。完成十八站,韩家园(前期勘测)两个林
业局的总体规划设计,资源复查验证40.00万公顷。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该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1985年试行事业单
位企业经营的管理体制,实行了经济技术承包责任制。随着改革,调整了生产结构,加强了管
理。在保证设计周期,争创设计信誉,在竞争中求生存,发展中取得了很好的效益。通过改革,
使林管局勘察设计院的勘察设计能力逐年提高,经济效益也逐年增长。该院年勘察设计能力为:
工业与民用建筑50 000—70 000平方米,道路200 公里,大中桥梁3—5 座,350延长米,水文
工程地质2 000 米,成为一个专业配套,门类齐全,勘察、钻探、测绘等设备仪器齐备,具有
相当规模的乙级勘察设计单位。
在科学技术领导域上,也取得了进展。在电脑技术,利用微机编制图纸,编制工程预算以
及冻土研究方面都取得了成果。该院与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合作,编制成功了道路绘图、道路预
算的软件包,1990年6 月6日林区道路(CAD)系统得到省有关部门的鉴定,并且初步编制成工
民建绘图、预算程序,这一研究的成功对提高勘察设计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设计质量都
会产生深远影响。
勘察设计院在1987年“5、6”大火后,为了北三局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在短时间内设计
出住宅平房、楼房2 套通用图及道路、桥梁等近800 张施工图,施工图建筑面积13 000平方米。
总共完成大大小小工程项目28项,受到国务院大兴安岭灾区建设指挥部的表彰。
(三)大兴安岭林管局机械筑路工程局
机械筑路工程局始建于1965年6 月25日,原名为林业部基本建设总局机械筑路总队,驻地
加格达奇。1973年6 月大兴安岭地区根据开发建设的需要,报请国家农林部及黑龙江省林业总
局批准,决定恢复筹建林业机械筑路总队。9 月20日,筑路总队及中共大兴安岭地区林业机械
筑路总队委员会正式成立。1985年1 月20日,筑路总队更名为林业部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机械
筑路工程局。1989年又改名大兴安岭林管局机械筑路工程局。
筑路工程局现有职工6 300 名,其中固定职工3 995 名,知青工2 300 余名,现有各类设
备849混合台(套),人均动力装备19.3瓦/人,人均固定资产占有率为2.4121万元。企业年生
产能力,年可承担公路整体500 至600 公里,钢筋混凝土桥梁1000延长米。
该工程局常年奋战在人烟稀少的深山老林里,劈山开路,遇水架桥,仅1973年重新组建以
来共修筑林区公路整体5 500 公里,修建混凝土桥梁120 座,修建飞机场两个。总产值近3 亿
元,创利润1 300 万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到1990年,该局为生存、发展、开展了革新挖潜和双增
双节运动,对职工进行自强、求实、创业、奉献的企业精神教育,连续坚持三位一体的经营方
针(即坚持道桥生产为主业,开辟多种经营新财源和对外施工领导域的方针),加强企业经营
管理工作,在不断完善生产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同时,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标准化管理和加强计
量升级,企业升级工作。在财务管理上,制定了一系列节支管理制度。实行局、处、队三级
“一条龙”定量管理制度;在机械设备管理上,实行设备目标化管理和设备评优奖惩管理;并
增加了“抵押金承包管理”措施;在工程质量管理上,实行工程质量检查,综合评比和质量事
故查处制度。同时发展多种经营生产,开拓了采金采煤、制砖等项目生产,以及在施工方面对
外地工程项目实行横向联系等,从而,使企业逐步有了活力。
1964年—1990年末职工人员分类情况表
表2-43 企业名称:林管局工程公司 单位:人
1964年—1990年末职工人员分类情况表
表2-44 企业名称:勘察设计院 单位:人
1964年—1990年末职工人员分类情况表
表2-45 企业名称:筑路工程局 单位:人
此表不包括文教、卫生人员
二、投资、完成任务量
(一)投资
1、1970年至1990年,工程公司的基本建设投资额为2 750.1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 381.3
万元,占92%,企业自筹投资368.8万元、占8%。完成建筑安装工程1 894.5万元,设备购置505. 89
万元,其它投资为349.7 万元。完成生产性建设1 408.0 万元,非生产性建设1 342.1万元,在
非生产性建设中,住宅建设投资为845.35万元。
2 、勘察设计院在1974年至1990年间,实际完成投资总额为252.2 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13.7
元,企业自筹投资63.9万元。完成建筑安装工程153.9万元,设备购置98.3万元。完成生产性建
设投资126.4 万元,非生产性建设投资125.8万元,在非生产性建设中,住宅建设投资为119.6
万元。新增固定资产为77.7万元,其中生产性建设投资为68.0万元。
3 、1973年至1990年,筑路工程局的投资总额为10 377.9万元。其中:国家投资5 703.4 万
元,企业自筹投资4 674.5 万元。完成建筑安装工程3 771.9 万元,设备购置6 606.0 万元。完
成生产性建设投资6 720.0 万元,非生产性建设投资3 657.9 万元,其中在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中,
住宅建设投资为2 263.0 万元。
基本建设投资情况表
表2-46 企业名称:建筑工程公司 单位:万元
基本建设投资情况表
表2-47 企业名称:勘察设计院 单位:万元
基本建设投资情况表
表2-48 企业名称:筑路工程局 单位:万元
(二)房屋、道路桥梁、勘察设计完成量
工程公司自1970年至l990年,共建起了1 178个工业及民用骨干工程,房屋总面积70多万
平方米,完成建安产值3.12亿元。
勘察设计院从建院到1990年末,共完成施工产值35 326.96万元,及完成房屋面积:763 769
平方米。其中:完成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964 579.82平方米,道路勘察设计22 379.63公里,
大中桥梁76座、746 180 米,水文工程地质钻探36 897.10 米。
1974年至1990年末,林管局筑路工程局共修建公路5 851.202(千米),其中:正体3 084.539
(千米),路基1 362.433(千米),路面1 002.66(千米),改造公路328.997(千米)。
筑路工程局从建局到1990年末还修建了混凝土桥11 41 9.87米,一共126 座,及房屋157 709
平方米,共完成工程量3 311.9 平方米。
三、工程质量
组建建筑工程公司,勘察设计院、筑路工程局初期,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各级管理
机构被砸乱,制度被废除,工程质量处于无人管理、无人检查、无人验收的状态,工程质量大
幅度下降,重大和恶性事故时有发生。国家建委针对全国工程质量普遍下降的局面,于1972年
召开全国工程质量现场会议,要求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管理。同时编制了全国统一的建筑安装
检验评定标准,即《JT301 —7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级施工主管部门重点抓了制
度建设和组织建设。在完备工程质量检定的同时,还在1980年进行了优质工程的评定,黑龙江
省建委于1982年、1984年先后颁发了《黑龙江省优质工程检查评比暂行办法》和《黑龙江省优
质工程评选办法》(简称《评选办法》)。《评选办法》规定,优质工程的检查与评定,每年
进行一次。省级优质工程分为优质甲级(金牌),优质乙级(银牌),同时还进行了建筑工程
设计质量检查与评定。大兴安岭林管局根据黑龙江省建委的质量检查与评定方法,在全地区每
年都进行了工程项目的施工,设计的检查和评定,通过工程质量的评优使全大兴安岭的工程质
量事故降低到了最低限度。而且出现了许多全优工程。
从组建建筑工程公司、勘察设计院、筑路工程局以来,这三个单位在遵照国家和黑龙江省
建委的工程质量检查和评定方法的引导下都多次获得国优、省优、地优的优质工程奖。
(一)林管局建筑工程公司承建的大兴安岭地区新建的行署办公楼,林产工业展销楼两项
工程于1986年12月22日获林业部三等优质工程。阿木尔大修厂,漠河县政府办公楼等项工程获
金牌,林管局办公大楼,林产工业展销楼、兴安饭店等9 项工程获优质银牌奖;地区教育学院、
地区人民银行等18项工程获全优工程奖;行署办公楼、管局“9300”住宅楼等4 项工程获部优
质工程奖;地区电教馆等10项工程分别获得省优秀青年工程和信誉工程奖;防火中心和北山宾
馆是工程公司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并获省优工程(金牌)奖。在复建北三局时,1988年夺得省
建指挥部4 块金牌4 块银牌。
(二)林业管理局勘察设计院从组建到1990年末,共获得13项优秀设计奖。
1984年获得的优秀设计项目有行署办公楼、林产工业公司展销楼、规划大队住宅楼、规划
大队办公楼、林管局中心医院住宅楼、地区物资局展销楼、营林站办公楼。
1986年获奖项目有林干校教学楼、图强局综合楼(商业、住宅)、十二站椅子圈公路65.84
公里,松岭多布库尔河大桥244.8 米。
1989年获得了林业部农村住宅设计方案三等奖,还有三局连线获奖。
此外,1985年获省优秀设计奖农村住宅设计方案三等奖。
(三)林管局筑路工程局自1980年至1990年当中总计获得各种奖励15项。
道路3—0干线获林业部基建优质工程三等奖,十一椅防火路获大兴安岭林管局工程质量奖,
3—2改造、1—8—3岔线获得国务院灾区复建指挥部黑龙江省复建优质奖,十一椅公路、阿木尔
2 —1 —3 支线,十八站26支线、十八站20支线,十八站15支线、嫩漠公路改造、都获得大兴
安岭地区建委施工质量一等奖,图强3 —1 —3 支线获大兴安岭林管局优质工程三
等奖。
另外多布库尔河桥获大兴安岭林管局全优工程奖,加—那公路那都里河桥、西林吉大林河
桥、古莲贮木场大铁专用线获大兴安岭地区建设委员会的施工质量二等奖。
四、机 械
主要机械设备在册及完好拥有量
(一)大兴安岭林管局建筑工程公司1990年末自有施工机械设备446 (混合台)台,机械
设备原值:674.9 万元,净值1 485.8 万元;机械设备总功率10 302千瓦,全员技术装备率人
均1 567 元,动力装备率人均3 千瓦。
(二)大兴安岭林管局勘察设计院1990年有主要施工机械主要设备27台,机械设备原值:
115.96万元,净值115.9万元,机械设备总功率1 595.75千瓦,全员技术装备率人均534元,动
力装备率人均1千瓦。
(三)大兴安岭林管局筑路工程局1990年末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有849 台,机械设备原值:
7 020万元,净值:4 475万元,机械设备总功率62 411千瓦,全员技术装备率人均6 397元/人,
动力装备率19.3千瓦/人。
1990年20种主要机械拥有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