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基建管理 一、基建管理
森林工业基本建设管理工作,早在1950年就开始编制基建计划工作。相继建立健全计划管
理工作体系,成为国家森林工业计划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国家计委、建委、财政部关于试行《加强基本建设管理的几项规定》的通知、《关于
基本建设项目和大中型划分标准的规定》,大兴安岭林区的基建管理部门的体制,由于林区特
点形成了政企合一的管理机构。它代表地区行署、林管局执行对全区基本建设的统一管理。
(一)基建程序
根据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管理程序:依据国民经济和林区发展的长远规划,提出建议项目,
并向国家推荐出建设项目。
对拟定的新建项目,组织、进行科学勘测、试验和对建设性的方案提出可行性研究建议。
对新建设工程项目组织编制设计任务书:对建设项目参与决策;并对初步设计提出总概算
和预算;然后列入年计划。
组织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提出施工组织设计;在组织施工前,应根据工程进度,做
好生产准备工作。
建设项目批准的设计内容建成,达到投料试车验收、合格、正式投产、交付使用。
建设项目,必须根据上述基建管理程序实施。
(二)组织编制设计任务书
1960年,国家规定对基本建设项目开展编报、审批设计任务书工作。在林区建设中,基本
杜绝了盲目建设和无计划建设现象。
确定建设依据和规模,必须考虑到主要生产产品数量,品种,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一次
建成还是分期建成;对建设项目的资源、原料、燃料、能源及运输条件;人力、物力来源、生
活供应等方面加以科学论证。
协作配合条件:包括水、电、气、燃料等相关企业协作关系的协议(或建议);资源综合
利用;特殊材料和设备购置等。
做好建设地点、建设用地,提出翔实的编定出施工、进度和投资估算。为建设项目做好全
面和完善的实地工作。
(三)机构设置
大兴安岭林管局建设处(行署建委),到1990年12月末,机构设置有办公室、企业科、设
计科、经济科、建设监理科、计统科、道桥科、审计科、建材工业科、科技教育科、规划科、
城市建设科、人防科、乡镇建设科、质量监督站、定额站等专业科室。共有在册工作人员73人。
有专业技术职称43人,其中有高级技术职称11人,中级技术职称17人,初级技术职称17人。工
程技术职称人员占全体职工的58.19%。有处级干部7 人。附:机构人员表
(四)职能与任务
大兴安岭(林管局建设处,是主管林区基本建设的一个职能部门,依据国家、省的文件,
严格履行和实施基本建设管理工作,为国家理财和为国家基本建设把好质量关。
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全面指导林区建设系统的体制改革和行业发展,协调有
关方面的工作关系,督促检查建设计划的落实及各项建设任务的完成。掌握国内外基本建设、
科学技术、信息、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在改革中,不断研究和制定建设管理、经济体制、
审批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全面负责和完成本级和上级交办的建设工作任务。
二、建筑业
大兴安岭林区的建设事业,在国家和省的统一计划指导下,在建区26年中,进行了大规模
的经济建设。
1950年至1963年的14年中,全林区基本建设投资总额6 048 万元,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完成116 686.3万元。平均每年投资7 779.08万元。1987年,南4局,即:松岭林业局、新林林
业局、塔河林业局、呼中林业局基本建成并投入生产;北4 局,即:西林吉林业局、图强林业
局、阿木尔林业局、十八站林业局这时正处在全面建设中并部分投产。
伴随林区的发展,才有建筑业的发展和壮大。最早建立的大兴安岭林区第一家建筑企业,
是加格达奇特区建筑工程处。始建于1965年5 月,当时属于处级企业。以后经过精简机构,这
个企业变成科级单位,隶属加格达奇区人民政府管辖。
到1990年,大兴安岭林区森工系统共发展拥有国营建筑企业20个,其中县级2 个(大兴安
岭建筑工程公司、大兴安岭机械化筑路工程局)、科级企业18个。共有职工17 927人,其中工
人12 663人,技术工人5 576 人,学徒工55人。有工程技术人员749 人,其中高级工程师25人、
工程师136 人,助理工程师230 人,技术员358 人。有管理人员2 025 人。
大兴安岭林区国营建筑企业生产完成概况表
大兴安岭林区国营建筑企业全部职工分类概况表
林区在改革中,集体施工企业发展也很快。从无到有,到1990年底已发展到33个。集体施
工企业共有职工4 470人,其中技术工人3 447人。工程技术人员 169人,其中工程师15人,助
理工程师67人,技术员87人。有管理人员486 人。在十年改革中完成产值17 213.9万元。完成
建筑面积672 429 平方米。其中开工面积360 526平方米,完成竣工面积622 125平方米。其中
住宅面积191 843平方米。
大兴安岭林区集体建筑施工企业职工分类概况表
大兴安岭林区集体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完成概况表
00016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