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准备作业

第一章 采伐

第一节 准备作业


  
准备作业是伐区木材生产前的准备工作,其内容包括工舍、机库、纹盘机房的修建,冻板
道,集材主、支道及装车场,楞场的修建。对伐区准备作业的要求是:按设计文件标准施工,
保质保量及时完成任务。

   一、工 舍

工舍是生产人员居住的地方。大兴安岭林区投产初期多用帐蓬搭制,床是用小杆铺成的大
通铺,取暖用油桶改制的或立或卧的铁炉子。进入70年代,职工宿舍开始建造木克楞或板夹泥
房,木板铺取代小杆铺,取暖用“地火龙”,即在床铺下面用砖砌成一条贯通房间的地火道,
一端砌上“龙头”,搭上门斗。,另一端砌上烟筒,取暖效果较。建筑面积一般每人三—四平
方米。1980年以后,随着林业政策对资源消耗的限制,逐渐淘汰了木刻楞房,同时,人们在对
帐蓬的多年使用中也发现了很多不足之处,如使用寿命短,搬迁易破损,不经济,因此,开始
采用塑料布搭建房舍,并试制、引进移动可拆装活动板房,用小土暖气集中供热,室内铁床,
有的采取四人一单元,铺地板、有走廊、改善了工段的生活条件。

1982年十八站林业局对传统的大工段的劳动组织形式进行改革。组建了采、集、装、运一
条龙综合作业组,每组一般配备5 名工人,只需一栋525 平方米的或塑料或木结构的活动板房,
便可解决工人的住宿及机库的取暖问题,明显缩短了生产准备作业时间。

1987年塔河林业局研制出无动力活动宿营车做宿舍,这种宿营车用解放牌汽车做底盘改制
而成,车内有厨房,供暖装备,采用二层铺,可住十二人,中间有过道,外观很象普通大客车。
当伐区作业位置迁移时,由集材拖拉机牵引即可搬出,其它局也竞相采用。1990年,在准备作
业房舍施工项目中,板房面积占59.3%,帐蓬面积占28.3%,宿营车面积占10.4%,塑料房面积
占2.0%。

   二、机 库

1979年以前,机库全部是木刻楞或小杆夹泥房,四周用原木刻成,屋顶和屋架采用板方材。
此种结构的机库不但浪费木材而且造价高,没有移动性。1980年新林林业局率先在碧洲林场和
塔源林场搭建塑料薄膜集材拖拉机库,经试用证明,这种机库具有采光好,保温、用工用料少,
建造快,成本低、节约木材、安全防火等优点。同时,也为拖拉机的维修保养创造了方便条件。
在以后的推广应用中,塑料薄膜机库又扩展三种形式:一是全塑式,即顶、围全部采用塑料双
层薄膜;二是顶用帐蓬、围子用全塑式;三是顶用帐蓬,围子上部采用塑料薄膜,离地面一米
高以下采用杆夹泥墙。一般搭建规格有6×6米及6×12米不等。 1990年塑料机库已占全部机库
建筑面积的93.4%。其中,西林吉、图强、阿木尔、塔河、十八站、呼中6个林业局已全部采用
塑料机库。

1975年西林吉林业局河湾林场曾用过“地窨子”作机库。“地窨子”选在山脚下朝阳的坡
上,就山坡挖掘,机库的左右两侧和后面在地下,前面安门。其样式相当于窑洞,施工简单,
保温,且有利防火。


   塑料簿膜机库与木刻楞机库效益比较表



1990年准备作业完成报表
表3-3






   三、绞盘机房

60年代,装车绞盘机房一部分用帐蓬围成,大部分无房。起动绞盘机时,工人用棉纱蘸柴
油当火把烘烤。

  70年代采用棉帐蓬,用小杆搭架,规格有4×6米,3×4米不等,要求了望好,安全,防火。

1974年新林林业局大乌苏林场制作出全区第一个爬犁底式移动绞盘机房,内用铁炉子取暖。
工人装车前一个小时烧好炉子,室内温度即可达到绞盘机起动要求,结束了明火烤车的历史。

1978年西林吉林业局采用统一规格制作绞盘机房。标准为3.5×4米,仍是帐蓬顶,机房对
准架杆一侧留有窗户和绳索出入口,便于采光和了望。绞盘机作业时牵引索和回空索由此出入,
停止作业时放下予先备好的帘子将出入口盖住,即可防风又可保持室内温度。

1982年西林吉林业局河湾林场用集—50拖拉机的车架制成钢木结构的比较坚固的绞盘机房,
机房四壁固定在底座上,内层用木板,中间用防寒毡,外层用铁皮包裹。室内安装铁炉子。有
铁床,司机晚间可以在此休息,保温效果明显,可以随时起动工作。移动式绞盘机房已陆续在
全区推广,至1990年已达52.0%。

   四、冻板道

冻板道是充分利用冬季寒冷地表冻结的自然条件,从常年公路修向装车场的临时性简易运
材线路。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以来,每年都修一定数量的冻板道。一般单条长度2 —3 公里,
最长可达10公里。冻板道按单行线修筑,路面宽3米,曲线半径不小于30米,每隔500米设一处
错车线,多数设在上行一侧。冻板道干、支岔线的衔接角取60°~70°,衔接处的曲线半径一
般大于50米。冻板道无需排水,路面上树根初期用人工挖除,清除倒木和障碍物。并用小杆、
枝丫垫平洼塘、小水沟,达到基本平坦。

1975年以后,新林林业局红林林场开始用红旗—100 推土机修建冻板道,它即可以推倒立
木,又可以推开草皮进行路面整平。对个别坡度大,施工困难的地段还可以象修常年公路那样
进行修堤、路堑开挖和回填,大大提高了冻板道的施工质量和技术标准。运材汽车在冻板道上
的行驶速度达到15公里/小时。

1977—1982年全区冻板道修建大部分是人机配合,用工人挖树脚,锯断,集—50拖拉机拴
大绳拉出。1983—1990年,树根处理,路面整平全部使用推土机作业。

   五、集材主、支道

集材主道是集材机械深入作业区行走的路线。它始于装车场、终于作业区腹部,贯穿装车
场吸引的所有小班(小号);支道是集材机械在每个小班内行走的路线,它始于主道,终于小
班腹地。集材主、支道的位置由伐区工艺设计确定,分顺山、横山、旁山等走向,其走向取决
于地形地势和伐区资源分布情况的制约。

(一)专用拖拉机集材道

大兴安岭林区始建之初,就用专用集材拖拉机集材。集材主道上的立木伐倒后除掉伐根,
支道上的立木采伐时与地面齐平。

1982年以后,每年修集材主道约1 000 余公里,约有40%的主道是在机推运材冻板道的同
时连主道一同推出的,支道一般不专门修建,在采伐作业的同时,按照作业顺序把支道采出,
自然形成支道。

集材主道一般宽3.5~4米,曲线半径不小于50米。集材支道在伐区内每隔30~50米修一条,
宽3~3.5米。从70年代起,集材作业是遵循百米三条道。 其解释为:大兴安岭林区平均树高
16.5米,一条支道只能吸引两侧伐倒木(即16.5×2=33米),按此计算,每增加100米,必须
增加三条集材道。

沼泽地带的集材道,一般在严冬来临之前,先以空载拖拉机行走几次,再以半载拖拉机行
走几次,待泥土冻结实以后开始集材。

(二)畜力集材道1967—1990年,大兴安岭林管局每年都有一小部分木材通过畜力集材运
到中楞或装车场。集材场地安排在高山陡角及坡度在19以上的立地条件。畜力集材道按设计的
伐区路线,用人力把主、支道上的树根挖掉,清理一切障碍物。陡坎地方适当切方,以保障人
畜安全。

(三)冰雪滑道1970年前后,松岭林业局在大扬气林场搞过冰雪滑道集材。修筑滑道充分
利用地形地势,在凸凹地段挡土培雪筑槽,终点木材出口处,沿偏坡设缓冲岔线,以便归楞。

以上工程项目,在不同时期由于作业方式、生产设备、劳动组织的改变其施工标准也随之
变动。即使同一方式相同设备在不同季节或地点其技术标准也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即都须——
经济、合理、适用。

大兴安岭林区的准备作业是经历了由简单到规范,由固定结构到移动安装的过程,随着对
木材生产管理的加强,已逐步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轨道。

   冬运木材一万立方米所需准备作业量






   六、准备作业检查评比

1982年以前,准备作业的检查评比工作由各局自行组织。

1983年9 月7 日林管局印发《准备作业评比标准试行办法》,其中规定:林管局、林业局、
林场要逐级组织检查,及时总结经验,改正不足。同时规定准备作业的检查项目有:房舍、机
库、绞盘机房、冻板道、集材道、装车场,并对各项目的施工标准及要求做了详细说明。使准
备作业工作由各局的自检自查上升为管局的联检联查,纳入木材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日程。

1985年9 月11日林管局印发的《伐区准备作业检查评比标准》中增加了地中衡的项目检查,
同时规定了准备作业进度检查评比标准,按计划进度要求,拖欠20%不计分。

1986年8 月13日林管局综合几年来准备作业检查评比情况,在综合各局准备作业工作中涌
现的新做法、新经验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了《伐区准备作业检查评比办法》,并以大林办(86)
95号文发至各林业局。在新办法中规定,准备作业工程质量评分达到70分以上为合格,不合格
的工程要返工,不得验收,不准投入生产。对因质量不合格投入生产造成损失和人身、机械事
故的工程,要追究领导及有关人员的责任。

同年,新林林业局在准备作业工作中提出了“十化”、“十一有”、“五个消灭”。“十
化”是:工段建设规格化,环境建设革命化,民主管理普及化,生产指挥科学化,机械管理综
合化,伐区作业标准化,工段班子年轻化,支部生活经常化,安全防火制度化,文明生产规范
化。“十一有”是:有各项规章制度、有食堂、有豆腐房,有小卖店,有仓库,有栅栏,有电
话(或电台),有图书室,有卫生保健箱,有烧材棚,有厕所。“五个消灭”是:消灭掉道材,
消灭火燎机,消灭无立柱爬杠装车,消灭无证作业(采伐许可证、机械操作证),消灭拖拉机
在运材公路上集材。

1988年1 月3 日林管局《关于木材生产准备作业质量检查的通报》中称,管局决定对准备
作业质量比较好的阿木尔、西林吉、呼中、十八站4 个林业局和秀山、依西、十八站、古莲、
古源、绣峰、塔尔根、常青等林场予以通报表扬。

1988年l2月林管局准备作业检查获得85分以上的单位有:呼中、西林吉、塔河、阿木尔、
新林林业局。

1989年12月11日林管局《伐区生产准备作业情况的通报》中获得准备作业最佳单位有:西
林吉、新林、呼中林业局。对准备作业中出现的以下先进做法在全区推广:1、西林吉林业局
古莲林场工段小锅炉供温水及小浴池洗澡用水;2、阿木尔林业局青松林场工段取暖小锅炉一
炉多用;3、塔河林业局沿江林场利用2105发电机组循环水供浴池洗澡;4、塔河林业局瓦拉干
综合林场利用铁锅台带循环水供小食堂取暖;5、图强林业局常青林场自制移动机库;6、图强
林业局潮中林场平地推土围菜窖;7、新林林业局移动式绞盘机房。

1990年12月林管局准备作业质量检查获得85分以上的单位有:西林吉、新林、呼中、图强、
塔河林业局。

1990年6月14日林管局“关于一九八九年度木材生产战线表彰奖励先进集体的决定”中,对
获得准备作业最佳单位的西林吉、新林、呼中林业局及西林吉林业局古莲林场等给予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