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章下序

第一章 制材

章下序


  
大兴安岭林区制材工业,始于1965年,由原特区工程处在加格达奇建立厂第一家以圆锯为主
机的简易制材厂。1966年又增置跑车带锯和台式带锯机各1 台,年加工能力为5 000立方米锯材。

1970年加格达奇区政府开始在加区筹建制材厂,首先用拖拉机驱动圆锯割制锯材。国家投资
290 万元,在1972年安装带锯机两台,1975年归属加区木材公司管辖,因生产任务不饱和而亏损。
1980年改由林管局林产工业局管辖,改名为加格达奇木材加工厂,并开始承担国拨锯材加工任务。
1983年归林产工业公司管辖,通过两次的技术改造,增添机器设备现已达到年加工锯材30 000立
方米的生产能力,即林产工业公司第三木材加工厂。林产工业公司于1985年后又先后建成了第一、
第二两个木材加工厂,林产工业公司下属三个加工厂,每年可承担80 000立方米国拨锯材加工任
务。

1978年由国家投资新建新林林业局翠岗木材综合加工厂,1979年试生产,1981年经过贮木场
的工艺改造后,彻底解决了原料供应不足的问题,锯材产量逐年上升,至1984年达到年加工国拨
锯材36 000立方米的设计能力。

1975年铁道兵在呼中林业局碧水镇建成了一座年加工锯材35 000立方米的制材车间,1981年
无偿移交给呼中林业局,接管后进行了技术改造,并开始承担加工国拨锯材任务。

林产工业公司三个加工厂,新林局翠岗木材综合加工厂和呼中局碧水木材综合加工厂是大兴
安岭林区加工国拨锯材的骨干厂,年加工能力达17万立方米。

1980年以后,为了充分利用森林资源,靠山制材,就地加工,拓宽就业门路,繁荣林区经济,
各林业局,以“滚雪球”的形式,自筹资金,购置设备搞非统配锯材的加工,这些厂点大多数厂
房简陋,设备不配套,技术水平较低,产品质量不高。近几年经过厂房改造,增加设备,已形成
了一定的生产能力,工人技术素质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年加工1 万米以上的厂点有20家,全区
非统配锯材生产的年加工能力已达36万立方米。

除上述国拨锯材和非统配材加工厂外,还有各局基本建设的制材厂12家,以加工自用的基建
材为主。

   各林业局工程公司制材厂



  大兴安岭林区因树种比较单一,锯材材种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国拨锯材以加工落叶普、特锯
材、汽车材、货车材、机台木为主,少数有材质好径级大樟子松原木的厂家可以加工少量的罐道
木。

  十多年来,我区的国拨锯材质量也在逐年提高。多数厂家规格合格率在80%以上,等级合格
率在95%以上。塔河局盘古加工厂的汽车材于1990年获得“省优”产品。锯材产品历年各项经济
技术指标情况,见下表。

   锯材产品历年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情况表



我区的非统配材材种以门窗料、地板料、60mm厚板为主产品,适当加工一些包装箱板、纸夹
板等副产品。

25年来,大兴安岭林区的林业制材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共为国家生产国拨锯材199 万
立方米,非统配锯材82万立方米,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但是,多数制材存在设备精度不高,劳动强度大等缺点。在推广使用先进技术方面少数厂家
推广使用了气焊接锯;小头进锯等先进技术。在技术革新方面,为了尽快改变现有落后状态,1985
年加格达奇木材厂搞成了锯材90°转向机;翠岗等制材厂为主力小带锯制作了架料车并设有自动
滚筒进料装置;1989年新林木材综合加工厂又研制成功XXDT—r 型新型带锯跑车,其摇尺误差在
±0.30mm以下,经有关专家鉴定,认为此种摇尺机已处于国内先进水平;90年图强局木材加工厂
又研制成第一台原木调头机,可以提高出材率8%,提高特、一等品率5%左右。技术改造,使制材
逐步推向现代化。

1987年5 月一场无情火灾吞掉了北三局大量的森林资源,其它各局的资源也日趋贫乏。为了
“治危兴林”,充分利用好现有林业资源,合理的利用木材,我区制材工业着重改变管理粗放的
现状,努力提高产品质量、等级品率和出材率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最大限度的提高木材利用率。

   历年锯材产量情况
表4-3


注:锯材产量包括有统配和非统配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