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森林资源 一、各类土地面积
呼中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67213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为165972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
的99.27%,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为147444公顷,疏林地面积5241公顷,灌木林地面积6652
公顷,无林地面积6635公顷,分别占保护区总面积的88.19%。3.13%,3.98%和3.97%。森林覆被
率为92.16%。附: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
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
二、森林资源
保护区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5950696立方米。其中:林分蓄积量为15536450立方米,疏林蓄积
量为275933立方米,散生木蓄积量为138313立方米。各占保护区活立木总蓄积量的97.40%、1.73%
和0.87%。保护区枯立木蓄积量为43644立方米,倒木蓄积量多达33763立方米。在活立木总蓄积
量中:针叶树1507万立方米,阔叶树88万立方米。优势树种兴安落叶松1506万立方米,白桦37万
立方米,分别占总蓄积量的94.4%和2.3%。
各类蓄积量统计表
林分面积蓄积按优势树种分布表
三、野生动物资源
(一)鸟类资源
保护区由于长期的封育,原始的森林植被景观和典型的寒温带山地森林生态环境,以及高寒
湿润的特点,为鸟类的分布、生存和繁衍后代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经调查,保护区共有鸟类131种,隶属于14目29科。其中:雀形目69种,占鸟类总数的53%;
非雀形目62种,占鸟类总数的47%。在雀形目中:鹟科最多,共有25种,其次是雀科17种,鸦科
7 种。
从鸟类的居留情况看,该区鸟类组成中,候鸟共有84种,占鸟类总数的64%。其中夏候鸟种
类丰富,冬候鸟种类较少。
呼中自然保护区鸟类种类组成表
从鸟类区系组成看,古北种占优势,共计111 种,占85%;广布种19种,占14%;东洋种为
1 种,占1%。因而构成该区鸟类区系具有典型的古北界特点。在这些鸟类中,森林鸟类有116
种,占88%;水域鸟类15种,占12%。在丰富的鸟类资源中,属国家一类保护鸟类2 种,二类保
护鸟类19种。
鸟类资源状况比较表
(二)兽类资源
在保护区内,山峦起伏、高寒冷湿、河流纵横、林海莽莽,独特的生态环境、决定了保护区
兽类区系的基本特征。
保护区兽类共6 目14科33种。按种类分布,食肉目居优共13种,占总数的40%;其次是啮齿
目10种,占总数的30%。偶蹄类目共10种,占30%。
呼中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比较丰富,列入国家保护兽类有9 种。属一类保护兽类有:貂熊、
紫貂;属二类保护兽类有:棕熊、猞猁、麝、马鹿、驼鹿、雪免、水獭。
兽类名目种类表
呼中自然保护区主要兽类数量统计表
(三)两栖、爬行类动物、鱼类资源
保护区素有我国“寒极”之称。气候特点是冬季酷寒漫长,有七个月的时间为冰雪覆盖。
由于特殊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了该区的两栖、爬行类动物、鱼类资源。在这样的环境中能
够生存和发育的两栖、爬行类动物和鱼类,必然是耐寒种类。
保护区两栖纲有2 个目,4 个种,其中有尾目:小鲵科,北极小鲵;无尾目:蟾蜍科,中华
蟾蜍;蛙科,黑龙江林蛙、中国林蛙。爬行纲2 个科,2 个种,其中蜥蜴目:蜥蜴科,龙江草蜥;
蛇目:蝰科,蝮蛇。鱼类有8 种:细鳞鱼、棒花鱼、江鳕、泥鳅鱼、银鲫、花、狗鱼、哲罗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