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种子经营 林木种子经营包括产量预测、质量标准和价格、种子采集和收购、贮藏、检验和调运等。
一、产量预测
林木种子产量虽然受气候条件的制约,但是从大兴安岭育苗需种多,林区面积大、种子生产
基地广布和采种需要考虑每年进行产量测报工作,一般种子产量预测是在开花期和幼果发育期进
行。樟子松可以在前一年采种时进行幼果调查,初步预测第二年的采种量。兴安落叶松的产量预
测是在当年二、三月份进行,采用水培法作出初步预测并进行结实等级评定。结实等级评定见表
6 —4.然后在6 月中旬观测晚霜对幼果发育的影响及球果种子害虫对种子产量的影响。7 月下旬
至8 月上旬对可能组织采种的林分进行产量调查。采用设标准地调查平均标准木的方法进行,在
0.25—0.5 公顷标准地内选取结实中等有代表性的5 株以上母树作为标准木,采集全部球果,计
算每株标准木的结实量,再乘以标准地内结实母树总株数,以此数据推算林分球果产量,并根据
所采球果内种子完好率推算出种率和种子产量。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的出种率为1.5%—6%,
樟子松出种率为1.3%—1.5%。
立木采种的实际采收量按调查产量的70%—80%计算。
落叶松、樟子松结实等级标准
二、种子质量标准和价格
种子的质量标准,包含两方面内容,即种子的播种品质和种子的遗传品质。1990年以前林管
局执行黑龙江省林业厅制定的主要造林树种种子等级标准。并由大兴安岭地区物价部门核定了各
等级林木种子的售价和球果售价。
1987年因为物价上涨因素造成人工生产费、种子成本费用增加,因此种子价格也随之上调。
1989年8 月1 日后种子又一次调价,这次调价是根据采集林木种子的用工量,作业难度、危
险性,比照采伐、运材计件工资,在林木结实千年,每人每天可采球果数量定的价。调价还规定:
丰年每公斤种子在平年相同的等级基础上,可上下浮动2.00元,球果可上下浮动0.20元。
大兴安岭主要造林树种等级标准和价格表
注:母树林种子提价20-40元/公斤,种子园种子提价40-60元/公斤,球果提价0.04元/
公斤。
1990年是林业部提出的质量效益年,为提高质量意识,鼓励优质优价,林管局针对大兴安岭
种、条生产实际,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参照国家林木种子分级标准和黑龙江省林木种子分级标
准,修订了种子(穗条)等级。首次规定种子园、母树林采的种子为良种,一般林分采的种子是普
种。在普种和良种中又划分四个等级,杨树穗条划分为二个等级。同时还规定林木种子和穗条必
须具有新鲜的色泽和正常的气味,穗条切割合理、无劈裂、穗条上端一厘米处,必须有饱满的芽
等形态指标。
主要造林树种种子等极表
杨树穗条分级标准表
三、种子采集和收购
大兴安岭林区主要采集兴安落叶松、樟子松和云杉林木种子,要求形态成熟期进行采种。
兴安落叶松种子在8 月末9 月初成熟,从种子成熟到种子飞散延续的时间是:当天气晴朗、
气温高、空气干燥、球果失水快时种子飞散亦快,一般15天以后种子即开始飞散。气温低、球果
失水慢,种子飞散的时间延长。采种时间十分关键,采早了掠青不成熟,影响质量;采晚了种子
飞散采不到,一般从8 月末到9 月中旬采集。
云杉球果在9月中旬至10月下旬采集。
樟子松球果自9 月中旬开始采集,由于冬季不易开裂,采种时间可以延长到翌年4月份。
大兴安岭采种分采种区采种和伐区采种两种方式,在采种区均要求立木采种。樟子松、云杉
立木采种时,严禁破坏母树,用手工摘球果放入随身携带的袋内,待采完将袋落地。落叶松立木
采种严禁砍大枝,允许将结实小枝切断和球果一起采集然后摘果。这种方法也使母树遭到破坏,
当前还没有不伤母树的采种方法。
结合主伐进行伐区采种时,要求采种人员进入伐区前一天伐倒采种树,然后把伐倒木上的球
果摘净。
采种用具和上树工具:大兴安岭林区采樟子松球果时,对于枝下高较矮的树木采用采种钩辅
助上树。采种钩即为2.5 —7 米长的木杆,一端固定一个铁钩,把钩搭在树杈上用手紧握杆,屈
身向上的方法上树。目前采种和上树都停留在原始的手工操作水平上。
球果收购:在采种的林场或营林大队设立临时球果收购点,随采种、随收购。但对陈球果、
掠青球果、虫害严重球果、含夹杂物过多的球果都不予收购。然后将球果交到负责调制的单位集
中调制,妥善保管。
采种计划的确定是根据结实预测和需种量及库存种子情况,由林管局给各林业局下达采种计
划。一般达到小丰年成即组织采种。
采种的组织形式有三种:一是主伐工段承担伐区采种任务;二是组织群众到伐区内采种或到
采种区进行立木采种;三是营林专业队伍结合抚育伐生产在上层木或中龄树上采种。采种前均进
行技术培训,以确保人身安全、采种质量和避免破坏母树。
林管局历年采集兴安落叶松和樟子松种子情况见表6—3。
1989 年林管局兴安落叶松库存种子全部用尽,当年兴安落叶松林木结实为平下年,为了解
决大兴安岭更新造林和北四局大面积火烧迹地森林资源恢复急需用种,林管局决定开展采种工作,
将采种任务纳入企业考核指标并作为否定指标之一,同时制定了严明的奖惩制度。对完成计划局
进行奖励,超额完成计划的按超产数量计奖;完不成计划的按欠产数量的全价罚款。在采种期间
各局采取倾斜政策全力以赴,当采种生产与其他生产发生冲突时,均为采种让路。为了激发采种
人员积极性,在收购球果的同时按等按斤支付现金。由于领导重视,采种方法科学,组织措施得
力,大兴安岭地区全面超额完成了采种计划,共采集林木球果1972848 公斤,其中兴安落叶松球
果1780000 公斤,樟子松球果94973公斤,云杉球果97875公斤,创历史最好水平。采种结束后林
管局于11月4 日召开了隆重的表彰庆功会议,并收到林业部的贺电。会议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授
予新林、塔河、呼中、十八站、图强5 个林业局采种先进单位称号,同时兑现了采种奖金。
四、林木种子调制
为了保证种子的质量各林业局在苗圃对球果进行集中调制,十八站林业局由种子林场调制。
(一)种子调制工具和方法 1984年以前林木种子调制大部分采用自然晾晒法,少部分采
用人工干燥法。人工干燥法是利用地火龙、火炕、铁炉子、火墙增温干燥球果。1984年以后各局
先后引进辽宁昌图林机厂的IHT —85型球果烘干机进行调制,但此设备笨重、占地面积大。1989
年科研站引进了四川省的立式球果烘干机械;十八站林业局种子林扬,改革种子调制生产工艺,
将刨花板生产的“三层摆动筛”引用到种子调制生产中效果很好;呼中林业局苗圃利用球果烘干
房的上部空间,增加干燥球果层次增加球果烘干量,并自行设计改革了种子调制生产线,提高了
生产效率。
(二)种子调制操作程序调制的球果首先筛选净、清除针叶、果柄、陈球果、砂子等夹杂物。
然后根据调制设备加工能力选用下列方法和相应操作程序进行种子调制工作。
自然晾晒法:利用春秋季节晴朗干燥的天气,将采集到的球果摊在平坦、洁净的水泥地面晾
晒场上,经常翻动,待球果开裂后随时收起自然脱落的种子。
人工干燥法:首先把球果放在20℃—25℃的条件下预干12小时,然后均匀地装入烘干室内的
球果干燥筛上,球果在筛上的厚度不超过5 厘米。烘干室温度控制在45℃—50℃之间,烘干落叶
松时温度控制在45℃以下。干燥期间每隔1—2小时翻动一次球果,并随时收起脱落的种子,经常
打开通风口及时将湿气排除。48小时后可结束第一次干燥,卸下球果立即筛出种子,操作时要保
持球果完好。然后用35℃以内的温水浸泡或喷淋3—5分钟,在20℃—25℃预干12小时,再升温到
允许范围内进行第二次干燥。温度控制同第一次干燥,干燥72小时后用振荡器械,脱粒机等处理,
使果鳞内的种子全部脱落。用去翅机或手工操作去掉种翅,再用精选机清除夹杂物和进行种子分
级工作。
樟子松、云杉球果采集后,调制前要放置2—3个月时间,让种胚充分成熟后再进行调制,可
以提高樟子松、云杉种子的品质。
黄菠萝、高山桧、兴安桧、山丁子等树种的种子收购量小,一般采用自然晾晒法调制。但肉
质果先行清除果肉,然后阴干精选保存种子。
杨树蒴果调制一般经太阳晒几小时,然后摊放在通风良好的室内阴干。室内杨树蒴果堆积厚
度5 —6 厘米,下面铺以苫布接种子,经常翻动。亦有采用筛架晾晒的,待蒴果开裂,上盖铁纱,
抽打脱粒。
1990年因为调制球果量大,时间紧,林管局于3 月13日在呼中林业局召开了种子调制现场会,
呼中林业局在会上介绍了调制经验。同时推广应用了按质按量计酬的联产承包经验。1990年末大
兴安岭地区共调制出林木种子55539 公斤,是1989年计划采种26200 公斤的2.12倍。其中,兴安
落叶松种子51598 公斤,一级种子占21069.5 公斤,占调制的兴安落叶松种子的52%,平均出种
率达到2.9%。樟子松种子1201.5公斤,云杉种子2739.5公斤。
种子调制结束后,林管局按调制种子的质量、数量、出种率等排列了各林业局的名次。新林、
十八站、西林吉、塔河、阿木尔、呼中、古龙干、松岭、图强林业局(经营公司)分别获得一至
第九名,同时颁发了林木种子调制超产奖。
五、林木种子的贮藏
林木种子的采集受树种结实周期的影响,采收一次要供多年播种,育苗所需用种子,这就需
要贮存种子。落叶松、樟子松、云杉等小粒种子,在自然条件下,经过一夏大部分失掉发芽能力。
因此,解决种子贮存期间品质不下降是保证育苗用种的关键环节。
1972年以前各林业局自行贮藏林木种子。由于技术设备设施落后,大幅度的降低了种子的保
存期和发芽率。随着营林生产用种量的增加,1970年甘河林业局建成种子库,1971年增建了晾晒
台。1972年由大兴安岭林管局林木种子站接管了甘河种子库,统一贮藏各局调制的种子。1982年
林管局投资建成加格达奇东山山洞式调控低温种子库。该库实用面积为300 余平方米,库内自然
温度6 ℃——2 ℃,经过人工制冷最低温度可以达到零下20℃。还建有400 平方米的水泥地面自
然晾晒场。
林木种子入库前需经检验确定等级,然后将符合标准的种子进行晾晒,当种子含水率达到8%
—9%时装入种子桶密封。桶内保留5%—10%的空隙。装桶种子在库内自然温度下贮存,库房湿度控
制在65%以下,每隔半年检验一次,贮存5—6年之内种子发芽率可不低于三级种子标准。对达不到
等级的林木种子,单贮单管,尽早交付交种林业局使用。
六、种子检验
林木种子检验,到目前为止系指种子播种品质的检验。林管局在1985年以前只进行种子纯度、
干粒重、发芽率的测定。1985年以后建立丁林木种子检验室,采用《GB277281国家林木种子检验
方法标准》对种子进行常规检验。
各林业局只在采种调制后,以及播种前进行检验。主要用恒温箱或室内自然温度测定种子发
芽率,用天平称重法测定种子纯度和千粒重。
七、种源区划和种子调运
根据大兴安岭林管局施业区的自然条件:年均温0 —-6℃,1 月均温-24℃—-38℃,7月均
温16℃—20 ℃,≥10℃、年积温1100℃—2300℃,年降水量350 —500mm ,植被属寒温带针叶
林和温带针阔混交地带,近20万公顷的樟子松林出现在中山山地,低山丘陵和阶地各种部位。
多呈块状纯林与兴安落叶松、白桦或蒙古栎混交。在北部接近连续分布,近成熟林居多,但成林
强,采种困难,年产种子10000—15000 公斤。 属于国家种源区划中的大兴安岭Ⅱ种子区大兴安
岭区[I1]樟子松种子区。本区还属于大兴安岭北部区I兴安落叶松种子区。大兴安岭林管局在国
家种源区划的基础上,1990年进行了大兴安岭种子调运区区划。区划是以≥10℃年积温为依据,
划为三个种子调运区。≥10℃年积温>1800℃为东南部区;≥1O℃年积温1500℃—1800℃、为中
部区;≥10℃年积温<1500℃、为西北部区。并规定当种子调运区内的种源不足时,由低积温区
向高积温区调运种子不受限制,相邻调运区可以优先由高积温区向低积温区调运种子,高积温区
向低积温区隔区调运种子,必须由林管局林木种子站批准,方可进行调运使用。
每年林管局种子站根据林管局下达给各林业局年度新播育苗面积计划,按种子产地调拨种子。
拨付前对种子进行检验,调运均附有种子检验单。
1987年,“5.6”特大森林火灾后北四局更新造林面积猛增,使用了大量库存兴安落叶松种
子,至使库存种子告急种子奇缺。为保证造林所需种子的数量和质量,经林业部和黑龙江省林业
厅联系,从海拉尔、嫩江等地调入林木种子,解决了生产急需。但是外地调入的部分落叶松种子
不适应大兴安岭林区的气候条件,在苗圃育苗期间有50%以上的苗木木质化程度不好,没木质化
的苗木只好报废。影响了上山苗木供应,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