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种子园

第五节 种子园


  
大兴安岭林管局总体设计中即有营建种子园一项,并从1972年开始经营种子园。当时内蒙牙
克石林管局所属的甘河、克一河、吉文、阿里河四个林业局已划归大兴安岭林管局,其中甘河林
业局从l964年开始建种子园,到1974年已经定植42公顷。在此期间,根据大兴安岭林区造林需种
量酝酿建大型种子园。1973年园址选在东经124°10′,北纬50°20′加格达奇区南部15公里处,
起名为科研站种子园。1975年黑龙江省林业总局下达生产计划,同年定植133.3 公顷,其中,兴
安落叶松、樟子松各占50%。1980年林管局科研站机构和施业区范围进行调正,将86.7公顷种子
园施业区划归新成立的林科所管理,变更为林科所试验基地种子园。

1978年在“场场所所建种子园”的影响下,林管局建种子园12处,面积456 公顷。1979年种
子园达到16处,面积5530公顷,同年3 月黑龙江省林业总局在佳木斯召开全省林业企业更新造林
工作会议,林管局在会上介绍了营建种子园的经验。

1984年林管局为统一管理,在适于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生长的种源区南部,保留了气候条件
较好、立地指数较高的三处种子园。即科研站种子园、林科所试验基地种子园和松岭林业局翠峰
种子园,同时规划建设十八站林业局种子园。

1985年林管局制定了《种子园营建办法》,规定了种子园规划设计、选优、嫁接、定植、种
子园抚育管理、表型测定、优树收集区、采穗圃、种子园的档案管理及种子园检查验收标准。1990
年在总结种子园营建经验基础上,吸取了本区最近科研成果和国内外先进经验,制定了《种子园
营建技术操作规程》。

至1990年末已经建成种子园面积631.5 公顷,其中兴安落叶松256.3 公顷,樟子松315.3 公
顷,云杉6.7 公顷。已选优树2287株,其中,兴安落叶松1064株,樟子松1210株,云杉13株,各
种子园分别建立了优树收集区,结实面积达241.9 公顷。1989年采集樟子松球果4405.5公斤。因
为产种量少,只能供子代测定用,还不能供应育苗造林所需种子。

   大兴安岭林管局种子园经营情况



各种子园营建技术及情况科研站种子园在营建的过程中选择的优树遍及大兴安岭林区各类林
型各龄级的天然母树,并且在伐区也组织了选优。选优采用的是固定标准地法和3 —5 株大树对
比法。建无性系种子园采用优树优穗嫁接苗。采用阶梯五错位法、阶梯三错位法、进行无性系配
套,每小区定植的数量为10 0株。1980年科研站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编写了《主要树种良种选育
和试建种子园》、《北方主要造林树种种子园营建技术》,提出标准地选优法和优良林分优树选
择最佳林龄为1 /3 —2 /3 轮伐期,这时选优既有利于接穗成活又能保持无性系的优良特性。1981
年种子园已经开始结实并进行子代测定,已营造子代测定林13.3公顷。1987年到1990年对定植保
存率达不到95%的进行了补植,补植面积267 公顷。1990年末科研站已建成种子园面积474.7公顷,
其中,兴安落叶松149. 6公顷,樟子松291.8 公顷,云杉6.7 公顷;樟子松子代林13.3公顷;樟
子松、兴安落叶松、云杉收集区13.3公顷。建园期间国家投资250 万元。

林科所试验基地种子园1990年建成面积57.5公顷,其中兴安落叶松26.7公顷,樟子松24.1公
顷,优树收集区6.7 公顷。1980年结实并进行子代测定。

松岭林业局翠峰种子园位于东经124°17′—124°18′,北纬50°35′—50°36′。此园是
1980年林业部批准并投资98.7万元营建的。到1990年建成兴安落叶松种子园面积100 公顷,其中
无性系种子园80公顷,优树收集区20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