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引种
第六节 引种
70年代为解决育苗造林生产中兴安落叶松种子不足问题,松岭、新林、塔河、十八站等林业
局未经试验曾到邻近的长白落叶松产地引进长白落叶松种子,供育苗造林使用,但均未进行引种
效果调查。随着营林事业的发展,为丰富大兴安岭林区用材、绿化树种种质资源,改变大兴安岭
造林树种单一,仅有兴安落叶松和少量樟子松、云杉状况,林管局林科所在总结以前引种经验教
训的基础上,于1989年撰写了“林木引种一般原则与方法”。各林业局在此指导下,均开展了规
模不同的引种试验。
一、用材树种引种
长白落叶松引种:林管局林科所于1980年从牡丹江林区的鸡西引种长白落叶松,1981年在试
验基地(加格达奇)造林,现存310 亩。1988年调查平均树高3.76米,平均胸径3.14厘米,较对
照区的甘河种源兴安落叶松树高连年生长量高出18.2%,胸径连年生长量高出45.4%,幼林期表
现极大的增产潜力。1988年林科所在《大兴安岭林区长白落叶松引种及其北界的研究》一文中提
出引种长白落叶松适生区的范围为≥10℃年积温l600℃以上,有蒙古栎、黑桦分布的地区。1980
年十八站、松岭2 个林业局及加格达奇区小面积引种的长白落叶松经9 年造林生长调查,高生长
超过当地兴安落叶松24%,平均胸径超过24%,材积超过15%。1987年至1990年末在十八站、松岭、
加区等地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海林长白落叶松引种中间试验,累计造林面积3000余公顷。
朝鲜红松引种:1976年至1980年营林科研站、十八站、新林林业局分别在加格达奇、新林北
山和十九站林场栽植朝鲜红松,到1990年高2 —2.5 米,初期早春有霜冻,需在蔽荫条件下生长。
斑克松、小杆松、花旗松、美洲云杉引种试验,1984年和1987年分别从加拿大引进种子,在
松岭、营林科研站、翠岗苗圃进行播种试验。在苗期苗木木质化程度不好,当年二次生长形成多
头苗。1984年引种的斑克松,只有科研站仍栽培20余株。1987年引种的斑克松、小杆松、美洲云
杉科研站1988年造林60余亩,到1990年造林地已经找不到活苗,引种失败。
水曲柳是大兴安岭稀有乡土树种,1979年在新林林业局翠岗林场东部发现天然用材水曲柳,
面积约1 公顷,1982年进行了优树表型测定,并采种,1983年育苗,1988年进行了造林试验。
二、绿化树种的引种
杜松引种试验,1988年,塔河、古里从哈尔滨引进杜松作为绿化观赏树种,在塔河不能越冬,
古里需采取防寒措施方可越冬。
小黑杨、香杨是1968年到1978年从嫩江、齐齐哈尔引进。在加格达奇、松岭、新林作为街道
绿化树种。在加格达奇、松岭南部区具有一定的适应性,生长良好,并已釆穗进行育苗和无性系
繁殖。
1968年至1976年从哈尔滨、齐齐哈尔引种的糖槭加格达奇作为街道树生长良好,并开花结实,
种子已育苗供城镇绿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