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节 育苗新技术

第六节 育苗新技术


  

   一、物候苗培育技术

物候苗培育是将东北林业大学、森林经营局和塔河林业局3 家合搞的“物候规律在育苗生产
中的应用”课题研究成果推广应用于育苗生产而创立的育苗新技术,利用物候气象规律育苗,主
要是挖掘气候资源潜力,通过改善圃地近地面微气候及其它条件,增加苗木生长积温,改善苗木
生长条件,培育一年生出圃速生优质壮苗。森林经营局通过对该项新技术的推广,总结出其培育
过程除需要常规育苗方法外,还有以下几项新要求:

(一)土壤管理

增加土壤透气度、透水性和导热率,对土壤含沙量少,土壤质地比较粘重的苗圃要适量混沙。

(二)作床规格

作南北向斜面高床,北高南低,坡度为2/100 ,床面高度不小于25厘米。

(三)播种时间和播种量

播种时间利用冻土变态温度曲线预测,比常规新播时间提前5 —7天,播种量适当小于常规
育苗。

(四)密度

物候苗密度控制在400株/平方米。

(五)起苗

改常规秋起苗为翌春起苗,起苗程序同常规育苗。1989年和1990年,林管局在塔河、十八站、
呼中、新林、图强5 个林业局苗圃推广了物候苗培育技术,推广树种为兴安落叶松,种子来源为
1990年各林业局在当地自采自调种子,发芽率在45%以上,推广面积如下表:

表6-27



在推广中总结出,物候苗较常规苗候平均生长量高0.4 —0.8cm,生长高峰期物候苗较常规
苗平均生长量高53.1%。物候苗当年平均高20.65cm,平均地径0.275cm,主根长16.5cm,大于5cm
侧根数10.5条,较常规苗分别提高164.7%、83.3%、27.9%和110.0%,并有80%物候苗当年可以出
圃上山。

物候苗的开发和利用,为高寒地区育苗开辟了一条新路,从推广结果看,物候苗工序少,成
本低,效益高,是解决全区更新造林苗木不足的理想途径。

   二、野生移植培育技术

野生移植倍育是在种子紧缺,育苗生产满足不了造林需要的情况下而采用的苗木培育方法。
“野生苗生产移植培育技术”由北京林业大学和西林吉林业局自1988年开始立题研究,1990年通
过地级鉴定并由森林经营局部分林业局推广。

野生移植苗培育除按常规培育技术外,还有如下几项新的技术要点:

(一)野生移植苗的采集

1、采集原则 移栽的野生苗要在新修公路两侧或拖拉机集材道上,苗龄2 —5 年,苗高l0—
25cm,基干通直无病虫害,生长健壮。

2、采集时间 从春到秋均可采集,以春季土壤刚解冻15cm以下,苗木尚未萌动前为好。时
间主要在5—8月。

3、采集方法 用移植铲或锹掘出苗木放入装有少量水的苗木桶中,挑选、截根并随之将每
株苗木从苗冠下剪去2 —3 个侧枝,分级打捆并进行假植。

(二)野生移植苗的移栽

1、移栽地选择 在固定苗圃内或造林地附近选择地势平坦、靠近水源、交通方便、土壤较
厚的地块。

2、移栽方法 采取开沟移栽,沟深15—l8cm,开沟后浇足底水,移栽并覆土,栽植深度较
地径部位高出2 —3cm.

3、移栽密度 以100株/米为宜。

4、培育时间 苗木在圃内培育时间最低不少于2个月。

5、起苗 雨季或秋季起苗,起苗时必须把握住苗木根系已长出发达的侧须根,苗径也有一
定生长。

   三、兴安落叶松容器苗培育新技术

兴安落叶松容器培育新技术是由北京林业大学和西林吉林业局在西林吉林业局中心苗圃合搞
的育苗新技术,这一新技术根据大兴安岭的具体条件,总结几年容器育苗的经验,选择出了适于
苗木生长、便于上山造林的筒式蜂窝育苗的纸容器;配制出适宜兴安落叶松苗木生长的培养基,
即苗圃表±70%+ 新鲜锯未20%+ 腐熟人粪尿±8%+ 磷酸一铵(或二铵)2%,并获得了相应的培
养基理化性质;总结出朔料大棚内培育兴安落叶松容器苗的关键技术,包括培养基配制和装杯技
术、种子催芽技术、早播技术和苗期管理技术(《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0年第12卷增刊12);
提出了解决容器根系变形的新途径——碳酸铜化学修根(碳酸铜适宜浓度100 —150g/L)。这一
新技术,1990年在全区通过了地级鉴定。

四、稀土微肥在兴安落叶松育苗中的应用技术

稀土微肥在兴安落叶松育苗中的应用技术,是由北京林业大学西林吉林业局从1988年始在西
林吉局中心苗圃共同试验研究的,并于1990年在我区通过地级鉴定。这项新技术以不同剂型的稀
土微肥,分别不同的浓度进行了不同的浸种试验和不同时间、不同次数的叶面喷施试验,同时对
萌发种子的呼吸强度、苗木的根系活力,N 、P 、K 含量和叶绿素含量进行了分析,主要得出以
下结论:

1、稀土浸种能够增强种子的呼吸强度,促进种子萌发,用220ppm的硝酸稀土浸种4 小时提
高绝对发芽率15.1%,提高场圃和盆栽出苗率14%—27%;

2、叶面喷湿稀土可促进叶绿素合成,提高根系活力,促进苗木对N 、P 、K 的吸收和运转,
促进苗木生长。其中,EDTA稀土和螯合稀土钼效果好,EDT 稀土的最佳浓度是200ppm,螯合稀土
钼稀释600 —800 倍;

3、稀土作用具有阶段性,作用时间20天左右,幼苗期开始喷施稀释800 倍的螯合稀土钼,
时隔20天左右,喷施3 次可提高苗木的苗高33.5%、地经23.7%、苗木干重57.1%、合格功率16.7%。
稀土对苗木的特殊作用,对育苗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