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野生动物驯养

第三节 野生动物驯养


  
  大兴安岭以气候高寒著称全国,环境条件使野生动物具有亚寒带特点。全区野生动物绝大多
数为古北界种类,优宜的栖息条件为野生动物的繁衍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场所。全区野生动物资源
种类繁多,但驯养品种较少。

  1987年,呼中林业局经营所,利用西德国际援助款60万人民币,建立野生动物饲养基地。至
1990年,驯养品种有5种,棕熊3只,兰狐54只,榛鸡125只,雪兔16只,松鸡7只。1990年榛鸡的
人工繁殖试验研究已列为国家重点攻关项目,棕熊活取胆汁试验成功。

  1987年,松岭科委养鹿场,由新疆兵团引进39头天山马鹿,1988年产茸37公斤,1989年产茸
33公斤,1990年产茸35公斤,三年共创产值33.7万元。1990年下半年又购进20头东北马鹿,试繁
东北马鹿群。1988年松岭科委与省特产研究所联合开发林区麝鼠资源,建立麝鼠养殖场,1989年
存栏400余只,由于加工不配套,销路不畅等原因,1990年下马。

  1985年林区开始养貉子和兰狐,1987年达到高峰。集体、个体一起上,掀起林区养貉、狐热。
后由于品种退化,销路不畅和加工不配套,1990年林区貉、兰狐只有500多只。

  1989年,塔河林业局盘中林场兴建万只养兔场,建砖瓦兔舍600平方米,同年9月12日由沈阳
引进种兔360只,1990年扩群存栏达1835只,为发展林区养兔业探索了新路。

   野生动物蜂鱼饲养表





注:表内数字1974-1979年含内蒙“西四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