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七节 建材加工业

第七节 建材加工业


  
  随着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林区建材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墙体材料为主、
硅酸盐建筑制品及非金属矿业为主体、以小型企业为基础的工业体制。到1990年末,大兴安岭林
区的建材产品已发展到建筑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及非金属矿三大部类的31种产品,为林区建设
提供了大量的粘土红砖、瓦、白灰、水泥制品、建筑沙石等建筑材料。

  大兴安岭林区建材业起步早,发展慢。早在1966年,大兴安岭林区已利用立窑、方块窑生产
出手扣红砖200万块的副业生产。1967年兴建起以轮窑烧砖的“特区砖厂”,当时年产量只能达
到400万块且质量差。到1982年大兴安岭林区建材在林业部的关怀和重视下,各林业局相继开始
了机械化生产、采用先进轮窑,利用工业废渣做内燃掺配,既利废又节煤的生产工艺生产红砖,
质优价低。1983年筹建和建成了大兴安岭林区最大的红砖生产基地,即白桦建材厂,采用人工干
燥、内燃均化等工艺,当年达到生产红砖1800万块的生产能力。现已拥有两座轮窑,形成固定资
产648万元,年产值180万元,固定职工153人、季节工200人的从业队伍,在大兴安岭林区建设中
起到了重要作用。

  1987年l1月经国务院复建指挥部批准,兴建了大兴安岭西林吉林业局年产两万吨规模首家国
营白灰厂,次年峻工投产。采用立体式自动循环窑5座,4×115球磨机一套。通过球磨、粉碎、
风力选送,生产出无渣雪白、粉结力强的优质白灰。白灰质量有效钙含量37.28%,未消化渣含量
仅为0.476%,经齐市建材质检站定为国家一级生石灰标准的优质产品,“极光牌”白灰已广泛用
于建筑业。

  大兴安岭林区矿藏资源十分丰富,非金属矿体、矿点种类繁多。有大理石、花岗岩、玄武岩、
珍珠岩、石棉、蛇纹岩、滑石、石灰石、石墨、云母、高岭土、硼润土、沸石、石膏,麦饭石、
泥炭土及粘土矿种类19种,大部分矿体埋藏深度浅,分布在大兴安岭地区全区,交通方便,易于
开采。但开发及利用的矿却相当少,大量的非金属矿有待开发利用。

  大兴安岭林区建材业的发展还不能满足林区的自给经济,存在体制机构不健全,建材行业不
理顺,没形成建材市场的产品结构等弊端,抑制了大兴安岭林区建材业的发展。为适应改革的需
要,1988年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经专员办公会议决定撤消地区建材公司,改由多种经营局建材科
统管全区建材业。到1990年,大兴安岭林区建材业已形成加工网点14个,生产红砖13113万块、
白灰15246万吨,创产值930万元,实现利税339万元,形成固定资产1000.1万元,已安排人员104
9人。

   建材、石材生产量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