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旅游业
第五章 旅游与服务业
第一节 旅游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旅游业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场景和项目。
旅游业是从1984年开始的。那时,只有少数港澳同胞到我区观光旅游,景点少,没有一个
专门的旅游机构。1985年漠河县成立了旅游局,旅游业才走上正轨,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从
1984年到1990年末,来自港澳、国内外的旅游者就有14000多人次,其中港澳、国外旅游者4000
多人次。共为国家创汇15280美元。旅游业的兴起,对振兴林区经济,加强内外交流,起到了积
极促进作用。
旅游业开发较早的地区是漠河县,它是大兴安岭重点旅游区,也是我国纬度最高,最寒冷
的地方。漠河县有我国北陲的乡村一“北极村”,有众所周知的胭脂沟,变幻莫测、四海称奇
的“北极光”和“北极村白夜”等景点、景观。这些旅游景点、景观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神秘的
色彩,吸引着国内外成千上万的旅游爱好者。
一、北极村
位于漠河县境内,是漠河乡政府所在地,是我国最北部的一个乡村,素有“北极村”之称。
这里冬长夏短,夏季不足两个月,最低温度达零下52.3℃。冬天早八点三十分出太阳,下午不
到三点便夕阳西下;夏季一点三十分东方便出现鱼肚白,两点多出太阳,直到晚九点多钟太阳
落山,夜不过四个小时。
二、胭脂沟
原名老沟,位于漠河县境内。1877年,鄂伦春猎人在其河畔挖穴葬马,竟挖出了金子。1887
年,清朝政府派李金庸筹办漠河矿务总局。据说此沟所采金子供慈禧太后买胭脂用,故称胭脂
沟。
三、七星山
是一座长满樟子松的大山,从北陲亭有路可攀登上山。在山顶,举目可眺望北极村全景和
异国风光。
四、北极村的白夜和北极光
夏至前后来此旅游,这里晚霞连着黎明,黑夜不黑。人们在夜里点燃篝火,唱歌跳舞,彻
夜不眠。每年这时都有不少国内外游客来此欣赏“北极白夜”的奇景。
正此时节,“北极光”也往往会出现。它千姿百态变幻无穷,形如光冕、光柱、光带、片
状、斑状、线状,色彩绚丽,或红、或兰、或绿、或兰、或杂色相间,谓之奇观,人们把这种
现象称“北极光”。
五、雪 景
在冬季人们常看到雪景,而漠河的四、九、十月份能见到春季和深秋时的初雪之景色。
六、用碗端鱼
“北极村”有许多风俗民情,夏季到黑龙江边用碗端鱼便是之一。每逢五月下旬,这里的人
们拥向江边,进行此项内容的比赛,其乐无穷。
七、雪橇游览
“北极村”的农民冬季主要交通工具是用马拉雪橇。游者坐在雪橇上,在茫茫雪原和黑龙江
上观光,别有一番情趣。
八、木刻楞
“北极村”木刻楞房屋是一大稀奇,一排排横木搭刻成木墙,房盖上以“灯笼板”当瓦,被
称为“木屋”。这种房屋已有数百年历史。
九、呼中自然保护区
呼中自然保护区在呼中林业局境内,保护区内的森林仍保持着原始风貌。原始林中有大雁、
黑熊、飞龙鸟、獐狍等几十种野生动物。这在呼中保护区一章中专有记述,此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