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林业通讯

第二节 林业通讯


  
  林业通讯与调度工作密切相关,它既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调度指挥的必
要条件。开发建设以来,企业内部通讯随着林业开发建设和调度工作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已建立
了管理机构,配备了一定技术力量和设备,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在局场通讯,伐区通讯和微
波建设等方面做出了成绩。

   一、通讯初建。

  为了使通讯工作更好地为林业生产和林业经济建设服务,1981年管局总调度室设立了通讯科,
1983年接收了管局话务班,1988年设立了微波建设办公室。

  随着林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各级领导愈感到通讯工作的重要性,决心改变我区通讯工作的落
后局面。部分林业局开始对原来的通讯线路进行了改造,并在改造的通讯线路上安装使用了较先
进的载波通讯设备,改变了过去靠增加通讯线条对数来解决通讯的做法,使区林业通讯有了一个
良好的开端。

   二、通讯发展。

  1981年,管局通讯管理机构建立后,各林业局相继建立了通讯科或由调度兼管通讯工作。管
局对各局,首先是抓基层通讯工作的技术指导;其次是搞好伐区无线通讯的试验和推广;第三是
维护管局调度指挥台,保证生产指挥畅通无阻;第四是调度电话会议的汇接,为定期召开电话会
议提供良好的通话条件;第五是收发传真。其中把工作重点放在伐区通讯上,为改变伐区通讯的
落后局面,1981年首次引进了宝鸡烽火无线电厂XD—132型电台,应用于林场至工段(综合作业组
)的通讯,在呼中林业局试点,投入试验经费10万余元,经过5年的试验和科技部门的鉴定,确认
无线通讯适合我区林业生产调度指挥,于1986年在全区各林业局推广使用。全管局无线通讯电台
(对讲机)561台,伐区通讯覆盖率达到了80%以上,部分林业局伐区通讯覆盖率达到了100%,企业
架设局场间有线线路1404杆程公里,基本达到了局通场、场通段、段通作业组的要求。阿木尔、
图强、十八站林业局企业通讯自成网络,已达到局场电话自动化,场段通讯无线化。

  文字传真做为较先进的通讯手段在全区发展较快。1979年传真通讯利用调度专线与各林业局
联网,定时开通收发传真。传真通讯正在向纵深方向发展,上至林业部,下至各林业局已经形成
网络.部分林业局的局场传真通讯也自成网络。

  充实通讯队伍。到1990年末,全管局配备专业技术人员562人,其中无线通讯专业人员251人。
经常培训专业技术人员,仅90年,就培训了265人,占总数的47%。1989年制定了《大兴安岭林管
局通讯工作管理规程》,从通讯管理机构、职能、设备配置、通讯质量与检查评比等方面对全管
局通讯工作做了明确要求,为全区通讯工作向专业化、规范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在
贯彻落实《规程》中,各局加强了对通讯工作的领导,把单一生产指挥职能的调度室,扩大为调
度与通讯合一的调度科或组建业务独立的通讯科,林场组建了调度通讯股,工段设有专人负责通
讯工作,基本形成了从林业局到生产一线的通讯管理系统。建立健全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如
电台通讯、保密、操作、维护制度等。同时加强了检查工作,制定了通讯工作检查评比办法,促
进通讯质量的提高。

  数字微波作为先进的通讯手段,“5.6”火灾后列入管局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项目,这个
项目于1988年开始筹备建设,预计1993年二季度交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