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成人教育 大兴安岭林区的成人教育已有三十年的历史。随着林区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大兴安岭的
成人教育也经历了产生、停滞和蓬勃发展的过程。
大兴安岭林区的职工教育始于1960年,当时的呼南林业局有负责职工教育的专职干部和教师
17名。
“文化大革命”前期,成人教育处于停滞状态,没有专门机构,只有少数单位临时举办的一
些短期培训班。
“文化大革命”后期,1973年6月,召开的全区教育工作会议,强调“深刻认识开展职工教
育的重要性,积极地把职工教育开展起来”,并就职工教育的办学形式,师资、经费、教学内容
等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号召广大工农群众坚持常年业余学习。当时的成人教育被称作业
余教育。
1974年至1979年,是大兴安岭林区职工教育的起步阶段。在此期间,职工教育的机构开始建
立,教学实践也逐渐展开。但管理体制还不健全,机构不稳定。办学形式只是短期和业余的文化
补习和技术业务培训,办学规模小,参加培训人员少。
到1980年,全区已有职工教育的专职干部105名,兼职干部405名,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的职工
达11 600人。同年,塔河林业局为职工教育配备5名专职教师,分别在盘古、盘中。塔河镇内及
大修厂等单位开办5处职工业余学校。松岭林业局也配备有职工教育的专职教师。
1980年6月,大兴安岭地区工农教育委员会制定《1980年~1985年大兴安岭地区工农教育发
展规划纲要》。这是大兴安岭第一个成人教育规划。
到1980年10月,全区已有职工89 000人。在47 485名工人中,文盲2 147人,小学文化程度
22 629人,初中14 612人,高中3 351人,中专4 241人,大专228人;全区有管理干部10 665人,
其中: 文盲工人,小学文化程度的1 546人,初中4 981人,高中2 124人,中专1 822人,大学
190人;全区有职工教育专职干部105人,兼职干部405人,专职教师27人,全年参加培训的职工
达11 600人。此时,大兴安岭林区的成人教育已经完成它发展的初级阶段。
198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表《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这是职工教育的纲
领性文件,由此大兴安岭林区的职工教育开始进入蓬勃发展阶段。
1981年,全区已有6个林业局成立职工教育办公室,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职工教育机构逐
步健全。1981年上半年,全区有15 344名职工参加学习,比1980年增加3 744人,占职工总数的
17%。
1981年至1985年,大兴安岭林区的职工教育以“双补”为中心,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年底,
大兴安岭林区的职工“双补”按省和林业部要求,如期完成任务,文化补课,技术补课的合格率
达90%。
1986年,成人教育的工作重点开始转入“三中”教育,即中等文化教育,中级技术培训和中
级业务培训。
1988年,岗位培训做为成人教育的中心,在全区广泛开展。
1981至1990年,大兴安岭林区的成人教育成绩显著。1983年5月,新林林业局职工教育培训
中心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省工农教育委员会命名为“工农教育先进集体”。1986年,新林区荣
获黑龙江省总工会,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劳动局、省教委联合授予的“职工教育先进集体”
称号。1987年呼中林业局荣获林业部授予的“职工教育先进单位”的称号。
大兴安岭林区的成人教育,已逐步形成了以初等教育为基础,中等教育为重心,兼顾发展高
等教育的成人教育体系。
1990年,全区有职工学校17所,职工中专3所,林干校1所(7个工作站),电视大学1所(10个
工作站);有成人教育专用校舍面积17 000平方米;有专职教师236人,兼职教师304人;职工教
育专职干部122人。
仅“七五”期间,成人教育共培训74 765人次(干部31 833人次,工人54 779人次)。职工学
历教育入学总人数34 541人次,毕业7 183人。其中,高等教育11 367人,结业2 354人;中等教
育(含高中)23 174人次,毕结业5 238人。岗位培训59 271人次。
成人教育的发展,使林区职工的文化素质和技术业务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
到1990年,全区113 489名林业职工中,文化程度达大专以上的8 449人,中专(含高中)31 623
人,初中以下(含初中)73 417人。有技术工人45 977人,其中,高级技术工人24 417人,中级技
术工人16 365人,初级技术工人5 195人。
全区有干部30 214人,其中,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的8 970人,中专(含高中)13 092人,初
中以下(含初中)8 152人。
成人教育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经济建设的发展。
一、“双补”教育
“双补”,既职工初中文化补课,初级技术补课。它是“六五”期间成人教育特定的历史任
务。
1981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精神,要求在二、三年内,
对“文化大革命”以来入厂的青壮年职工进行文化、技术补课,要在1985年前使他们中60%~80%
达到初中毕业实际水平。
1981年,全区有职工90 600人,其中1968~1980年的初、高中毕业生有29 464人,需初中文
化补课的有28 917人,占职工总数的31.1%;需初级技术补课的有16 278人,占职工总数的11.3%。
1982年,“双补”开始在各林业局大面积展开,办学形式以业余为主。
1984年,省工农教育委员会指示“双补”合格率达80%的单位,为“双补”完成单位。
1985年上半年,全区“双补”办学面达73%。同年9月,全区文化补课完成20 086人,占应
补人数的70%,其中林业系统合格率达69%,技术补课完成10 809人,占应补人数的66%,其中林
业系统合格率达65%。
1985年下半年,全区“双补”办学面达100%。年底,全区文化补课和技术补课合格率均达80%,
“双补”结束。
1982年至1985年“双补”情况统计表
二、成人中等学历教育
大兴安岭的成人中等学历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职工高中和职工中专自“双补”期间
开始招生,到1990年,已经发展成为有职工高中、职工中专、电视中专、函授中专、自学中专、
林业广播学校等多种办学渠道的成人中等学历教育。
(一)职工高中
1984年3月,地区公安局举办了大兴安岭首届职工高中文化补习班,学期3个月,脱产学员32
人。这标志着大兴安岭职工高中文化教育的开始。
1985年4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职工高中文化教育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指出了职工高
中文化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任务:使已经具有初中毕业水平和同等学历的职工(含干部),经过系统
学习,达到简易高中毕业水平,以适应生产或工作的需要,并为职工学习技术、业务或接受高等
教育打下基础。认真贯彻此规定,1986年以后,职工高中文化教育在全区范围内更广泛地展开。
1984年至1990年,全区共办文化补习班54期,有1 505人获职工高中毕业证,仅“七五”期
间就有1 181名职工获高中毕业证。职工高中学员以干部居多。
全区职工高中文化教育情况统计表
(二)成人中等专业教育
大兴安岭林区的成人中等专业教育始于1984年,至1990年虽只有6年的历史,但确为林区培
养了一批应用型的中等专业人才。
1、职工中专
我区有三所职工中专:林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公安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和商业职工中等专业
学校。三所学校均为多功能的成人教育基地,承担着职工学历教育、岗位培训及干部的理论、业
务培训任务。
(1)林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大兴安岭林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的前身是“大兴安岭地区财会训练班”。
1976年3月,大兴安岭地区财会训练班成立,当时有校舍1 235.2平方米 ,教职工19人,教师
5人,为科级单位。设财会专业,学制3—4个月,隶属地区财政局。
1983年3月27日,林管局成立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干部学校, 4月与财会班合并。校舍总面积
4 035.2平方米,教学楼面积2 800平方米,教师8人,教职工总数为39人;开设财会、企业管理培
训班,和高中文化补习班。学制1—3个月。学校隶属人事局,科级单位。
1984年 6月,经林业部批准该校为“大兴安岭林业干部中等专业学校”。有教学楼2 800平方
米,办公楼1 600平方米,占地面积80 000平方米,有教师13人,教职工总数为63人。隶属林管局,
处级单位。
1985年,首次招收中等专业学员51人,均为干部和代干。开设企业管理专业,学制二年半。
首届学员于1987年底毕业,毕业49人,结业2人。
1989年经林业部批准“大兴安岭林业干部中等专业学校改为”大兴安岭林业职工中等专业学
校。有教职工299人。教师32人,其中讲师8人,助讲14人;教师中有本科学历的13人,专科13人,
中专6人。有教学楼2 800平方米,办公楼l 600平方米,实验楼351.5平方米,教室总面积330平
方米,宿舍总面积968平方米,图书馆和阅览室301.2平方米,有图书3万1千册,操场面积9 216平
方米,食堂面积476平方米,并设有卫生所。各种电教设备较全。
1985年以来,共招收中专学员198人,培养中专毕业生193人。共开设企业管理,劳动经济、
财会3个专业。
大兴安岭林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在完成中等专业学历教育任务的同时,还承担着林区干部和
职工的岗位培训、技术(业务)的培训教学,是多功能的成人教育教学基地。
(2)公安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大兴安岭行署林管局公安干部学校于1982年正式成立。于1985年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
大兴安岭行署公安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开设公安专业。
大兴安岭公安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是一所多功能的学校。它担负着全地区2 684名公安干警
和152名经济警察和企业保卫人员的业务培训及文化学历教育。
1982至1990年,这所学校先后举办了刑事侦察、刑事技术、治安管理、经济保卫工作,予审
等14期短训班,培训公安干警和企事业单位保卫干事400多人次;举办高中文化补习班二期,共130
人参加学习;举办电大学习班一期,学员35人。
1985年起开始招收中专学员,开设公安专业。1985年至1990年,共招收中专学员365人(85年
招63人,86年招49人,87年招55人,88年招44人,90年招100人)。六年中培养中专毕业生186人。
公安职工中专有教职工25人,专职教师16人,兼职教师2人。教师中有讲师3人,工程师1人,
助教2人;教师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7人,中专文化程度的7人。
1989年,公安职工中专升格为付处级单位。
1990年11月17日,地区第26次常务委员会决定,将公安职工中专改为:政法职工中专,扩大
招生范围,扩建校舍。
(3)商业职工中专
大兴安岭商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又是大兴安岭商业干部学校和中共大兴安岭商业局委员会
党校。前身是大兴安岭商业职工学校。
1980年,经大兴安岭地区行署批准,大兴安岭地区商业职工学校成立。1981年,改为大兴安
岭地区商业干部学校。
1984年2月,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大兴安岭商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有教职工27人,
其中教师16人。教师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10人,中专文化程度的6人;教职工中有中级职称的
6人,初级职称的17人(助教10人)。校园总面积为21 057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为3 407.6平方米。
1981年至1990年共办短期岗位培训班20期,培训学员1 033人。1989年办三年制电大班,招
生22人。
自1984年至1990年,共开设2个专业:商业企业经营与管理,商业财务会计;学制二年半,
脱产学习。共招生288人,已毕业189人。
2、林业广播学校
大兴安岭林管局林业广播学校,是一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986年筹建,1987年正式招生。
1987年建校初期,大兴安岭林业广播学校为中央农业广播学校的直属分校,隶属地区教委,
为科级单位。同年,省林业厅、省森工总局与大兴安岭林管局实行联合办学,成立了黑龙江省林
业广播学校。以后大兴安岭林业广播学校属黑龙江林业广播学校的一所分校,不再属中央农业广
播学校。
大兴安岭林业广播学校于1989年9月与地区林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合属办公,不再为地区教
委的科级单位。
1987年,大兴安岭林业广播学校开始招生,收200人,开设林学专业。1989年招生549人,在
校生749人,1990年,开设林学、林业会计两个专业,招生485人,年底在校生1 250人;1990年9
月,毕业生150人。
经过4年的建设,林业广播学校已成为一所初具规模的成人中等专业学校,下设7个工作站,
有教职工275人。其中:管理干部20人,专职教师22人,兼职教师33人。校舍建筑面积5 469平方
米,12个教室面积共计1 700平方米。
3、电视中专
大兴安岭广播电视大学于1984年开始招收中专学员。共培养中专毕业生683人。到1990年已
开设机电、土建、家用电器、企业管理、财会、法律、统计、幼师等8个专业。在校生375人。
4、成人自学中专
1983年起,大兴安岭开始开办成人中等专业自学考试,由大兴安岭地区招生委员会办公室主
持。到1990年下半年,成人中等专业自学考试累计报考人数为9 572人,累计毕业人数为208人。
1986年至1990年,成人中等学历教育迅猛发展,毕业生达2 305人,比“六五”期间递增近10
倍。
三、成人高等教育
大兴安岭的成人高等教育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已形成以电视大学
为主体,同时开发各类成人高等教育途径(如函授、自学考试、职工高校、管理学院等)的一整套
成人高等教育体系。
(一)、广播电视大学
大兴安岭广播电视大学于1981年12月开始由地区工农教育办(林管局职工教育办)筹建。
1982年2月,成立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大学大兴安岭分校。边筹建边招生。同年9月,电大210
名第一批学员入学。
1983年6月,地委第十二次常委扩大会议决定,大兴安岭地区广播电视大学正式成立,既是
管理部门,又是办学单位,业务归地区教育局领导,隶属行署管局领导。
1983年12月30日,电视大学编制定为50人,由地方林业各出一半。经费分别由地方、林业承
担。
1984年3月9日,林业部在《关于大兴安岭林区电视大学计划任务书的批复》中指出:该校基
建投资控制在135万以内,总建筑面积控制3 500平方米以内。学校产权归林管局。
1985年1月,新的教学楼开始使用,占地面积3 024平方米,建筑面积2 600平方米。此后陆
续装备了卫星地面接收站,闭路电视,语音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计算机房、图书阅览
室和资料室,藏书25 000册。
至1990年底,地区电大已发展成为下设11个工作站(加区、加铁、松岭、新林、呼中、塔河、
十八站、呼玛、阿木尔、图强、漠河11个县区工作站),还有地区商业干校、地区邮电局、档案
局、司法局、工程公司等办学单位。开设25个专业。有教师27人,其中教授3人,讲师15人。全
区电大系统共有教职工144人。
1985—1990年大兴安岭电大在校生及毕业生人数统计表
(二)高等学校自学考试
1983年,大兴安岭地区高等学校自学考试委员会成立。开始实行高等学校自学考试制度。
到1990年下半年,累计报考人数18 849人次,累计全科毕业412人。自1983年以来共开设30
个专业。
同时,还办了中专、大专《专业证书》班。自1988年至1990年,招会计、企业管理等中专班
生315名;招收工程、森林调查、机械等大专班生44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