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1956年

1956年



  1月各县从1月起,掀起了由初级社向高级社过渡的高潮。截止5月末统计,全区共建立起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758个,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99.08%。

  △海伦县三圣宫区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孙显忠,出席了全国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孙显忠农业生产合作社,被团中央命名为“共青团农业生产合作社。”

  3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绥化专员公署。4月1日正式办公。专员公署机关驻地绥化县城,管辖绥化、兰西、巴彦、木兰、海伦、望奎、北安、德都、铁骊、庆安、绥棱、通河、呼兰等13个县。

  △肇东县改为黑龙江省直辖县,安达、青冈、明水等3个县划归嫩江专员公署管辖。

  3月10日至4月26日各县先后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或第二次代表大会,总结了工作,部署了任务,选举产生了新的县委委员会和县委常务委员会。

  3月20日全区各县掀起了“除四害”(老鼠、苍蝇、蚊子、麻雀)、“讲卫生”群众运动的高潮。

  3月到3月末,各县并村划乡工作结束。全区共有122个农村区、27个镇,1619个行政村、8419个自然屯、534408户、2755526口人。

  4月10日郭尔罗斯后旗大官区的新化、反攻两村划归杜尔伯特旗管辖,将瓦房村的蒙古屯及兴化区三兴村的八万窝堡屯划归肇州县管辖。

  4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将郭尔罗斯后旗改称“肇源县”。

  5月15日至17日地委召开各县委和农场、森工党委书记会议。会议传达了毛主席于4月25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的《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和周恩来总理的讲话,以及省委扩大会议精神;讨论研究了如何保证90%的生产合作社增产和90%的社员增收的问题。

  5月在全区各县工业系统中开展了先进生产者竞赛运动。据绥化、呼兰、海伦等11个县统计,共涌现出先进生产者2025名,提出合理化建议2017件,为国家创造价值205257元。

  6月4日各县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一律改称农业生产合作社。

  7月20日省委批准,设立中共绥化地委书记处,陈英任地委书记处第一书记,李昌、邱建任地委书记处书记。各县也同时设立县委书记处,县委书记改为第一书记,副书记改为书记。

  △从7月起,在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人员中进行了工资改革。职工工资平均每人每月增加6元左右,并同时废除工薪分和物价津贴制,实行货币工资制。

  8月5日上午,肇东县东发乡老山头江堤决口,致使8个乡、40个农业生产合作社、114个自然屯、9780户、428795亩地受灾,冲倒房屋3615间。

  11月9日省令将肇源县浩德乡改建为浩德蒙古族乡。

  是年全区13个县到年底,全面完成了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在全区范围内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