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地下水

第三节 地下水




  一、地质特征

  松嫩平原高平原区为第四系黄土状亚粘土,粉细沙孔隙潜水。表层黄土状亚粘土厚度20米
左右,水位埋深5米~20米。水量贫乏,单井出水最一般小于10吨/小时。属于渗入蒸发型的。
呼兰河左岸第四系沙砾石孔隙承压水,含水层厚度3米~50米,单井出水量10吨~20吨/小时。

  松嫩低平原区为封闭较好的地下水盆地。浅层地下水分布由边缘到中部,含水层颗粒由粗
变细,含水层厚度由薄变厚,普遍分布第四系沙粒卵石一粉细沙孔隙潜水。含水层厚度为10米
~150米,潜水位埋深1米~5米,富水性不等。单井出水最为2吨~150吨/小时,属渗入蒸发型。

  西部分布第四系沙粒卵石孔隙承压水,含水层厚度10米~60米,顶板埋深30米~90米,承
压水头埋深5米~20米,水量丰富,单井出量25吨~125吨/小时。

  东北部小兴安岭山地。地下水埋藏于花岗岩和变质岩裂隙中,地下水资源较丰富。

  二、地下水质

  全区地下水多属重碳酸盐型水,一般无色、无味、透明,矿化度小于1.0克/升,PH值为
7.0左右,硬度多小于200毫克/升,属低矿化中性水,符合饮用水一般标准,铁离子含量一般
超过0.3克/升,轻工业用水不利。肇源、肇州、肇东、安达等市县一带氟离子高达2毫克/升,
可使人致氟骨症,经采取措施处理后才能饮用。地下水适于农田灌溉,但需采取增温措施。地
下水PH值及总酸碱度不高,符合工业锅炉用水要求。全区地下水每年大约接纳500万吨工业废
水。其中,有酚、硫化物、石油类等污染物达1.435万吨,使地下水,特别是城市地下水受到
不同程度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