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土地

第七章 自然资源

第一节 土地


 
  绥化地区土地,根据其类型、特性和分布情况,划分5个土地资源区。

  一、东部低山丘陵暗棕壤林业基地区

  绥化地区东北部小兴安岭的西麓,包括海伦市的东北部、绥棱县东部及庆安县北部地区,
其土壤具有明显的森林土壤的特点,主要为暗棕壤,其次为白浆土和草甸土。该区土壤总面积
为9793468亩,占全区土壤总面积的16.2%。暗棕壤面积为5334603亩,占该区土壤总面积
的54.5%,以林地为主,面积为6346714亩,占64.8%。耕地较少,面积为1694908.7亩,只
占17.3%。这里的天然林,大部分被采伐,主要是次生林,林木结构为针阔混交,以山杨、白
桦树居多;其次是红松、落叶松、云杉、水曲柳、榆树等。农作物以小麦、大豆为主。

  该区东北高西南低,海拔最高达820米,最低140米。年平均气温0.5℃~1℃,无霜期105
天~120天左右,有效积温1900℃~2300℃,年降水500毫米~700毫米。土壤养分含量较高,
物理性状较好。该区以发展林业生产为主,建设永久性的林业基地。

  二、东部冲积洪积平原黑土草甸土壤商品粮基地区

  绥化地区东部,是山区向平原过渡地带,包括海伦、绥棱、绥化、望奎、明水等市县的大
部分土地,以及青冈、兰西的部分地区。微地形变化很复杂,呈明显波状起伏的岗地特点,主
要为黑土、草甸土;其次为零星的沼泽土、泥炭土、水稻土和沙土。该区总面积19152500.1
亩,占全区土壤总面积的31.8%;黑土面积13429081.9亩,占该区总面积的70.1%。草甸土面
积4321368.7亩,占该区总面积的22.6%。以耕地为主,耕地面积为11856186.2亩,占该区
总面积的61.9%。这里的农作物以小麦、大豆、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甜菜、亚麻。

  该区北高南低,自东北向西南逐渐倾斜,海拔高度127米~280米。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
2℃~2.3℃,最高年份达3.9℃,有效积温在2300℃~2600℃,最高年份2912.4℃。无霜期
125天左右,最多为150天。区内接受太阳能辐射,每平方厘米年内约120千卡。年平均降水为
480毫米~550毫米,最多年份可达650毫米,多集中在6月~8月份。区内呼兰河、通肯河及其
支流20余条,河道纵横,泡沼密布,水资源丰富。再加上肥沃的黑土、草甸土等优越条件,有
利于发展小麦、大豆、玉米、水稻等农物生长,是重点商品粮基地。

  三、中部平原黑钙土农牧结合区

  绥化地区中部,包括明水、青冈等县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兰西、望奎等县的部分地区。其
土壤是黑土向黑钙土过渡带,主要是黑钙土和黑土两大类,其次为草甸土(多为炭酸盐草甸土)。
该区土壤总面积为8808637.6亩,占全地区土壤总面积的14.6%;耕地面积5776427.5亩,
占该土区总面积的65.6%;黑钙土面积4777441.2亩,占该区总面积的54.2%;黑土面积1177412
亩,占13.4%;草甸土面积2525187.6亩,占28.7%。主要农作物是玉米、高粱、谷子等杂粮。

  该区属缓坡状平原,海拔最高247米,最低124米。年平均气温为2℃~2.3℃,有效积温为
2400℃~2800℃,年总辐射量每平方厘米116千卡~120千卡。无霜期120天~130天,年降水
量为450毫米~480毫米,多集中在7、8月份。风多且强,春季尤甚,干燥度年平均为0.99,水
资源缺乏,覆被率低,风蚀严重。土壤养分含量高,但不平衡,全量养分高,速效养分低,普
遍缺磷少锌。农作物以玉米、高粱、谷子等为主,适当种植甜菜、向日葵等经济作物。该区应
营造防护林,防治风蚀,恢复草原,加强草场管理与改良,发展牧业,建设成农牧结合区。

  四、西部冲积湖积低平原草甸黑钙土盐渍土壤半农半牧区

  绥化地区的西部,包括安达、肇东、肇州、肇源等市县的大部分地区,明水、青冈等县的
部分地区。其土壤类型主要是盐化草甸土、草甸黑钙土,其次为零星的盐碱土、沼泽土和风沙
土。该区土壤总面积为21020639.6亩,占全地区土壤总面积的34.9%。其中耕地面积10176568.1
亩,占该区总面积的48.4%;草甸黑钙土总面积9867212.4亩,占本土区的46.9%;盐化碱化
草甸土、盐土、碱土总面积11153427.2亩,占本土区总面积的53.1%,耕地以种植玉米、高
粱、谷子、小麦为主。草原生长耐盐碱植物如碱草、碱蒿、碱蓬等。

  该区地形平缓,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度最高不超200米,最低不低于120米。年平均气温
3℃~4℃,有效积温2800℃~2900℃,年总辐射量为每平方厘米118千卡左右,无霜期130~
160天左右,年降雨405毫米~428毫米,多集中在6月~8月份,年蒸发量1600毫米~1900毫
米。大风较多,春季8级以上大风年平均13天~28天。区内无江河,地下水较丰富,地形属冲
积湖积低河漫滩及一级阶地和残余一级阶地。低平原东片,土壤养分不高,磷素供应不足;低
平原西片,土壤可溶性盐分含量高,物理性状不良。该区应加强土壤改良,防旱除涝,加强草
场管理,建立“草库仑”,发展农业和牧业,建成半农半牧区。

  五、嫩江松花江沿岸低平地草甸土农牧渔综合发展区

  该区位于肇东、肇源两市县的沿江地带,总面积1492057亩,占全地区总土壤面积的2.5%。
其中耕地602636.2亩,占该区总面积的40.4%。

  该区地势低平,海拔高度120米~13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4.5℃,年有效积温2900℃以上,
无霜期150天~160天。全年太阳总辐射量每平方厘米为184千卡,年降雨量520毫米左右。该区
水资源极为丰富,历史上盛产江鱼,不仅是绥化地区重点产鱼基地,也是国家重点生产淡水鱼
类的基地之一。本区以渔业为主,是农牧渔业综合发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