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风灾
第三节 风灾
春、夏、秋三季都有风灾发生,大风天多集中在4、5月份,灾害性严重的是龙卷风,一般
性的风灾几乎年年都有。据记载:
建国前有4次:
1915年(民国4年)9月11日至12日,海伦县城西部遭狂风暴雨的袭击,一些地方房倒屋塌,
大树连根拔起,庄稼减收8成。
1937年4月8日,安达第二区(今卧里屯乡),刮一场特别大风,当地农民称“黑风”。当时
在田里耕作的农民发现北面天边有一堵长长的“黑墙”,由北向南而来,越来越近,原是大风
卷着黄沙、铺天盖地呼啸袭来。风过之后,黄沙填平垄沟,碗口粗的杨树被折断,烟筒被刮倒,
草垛被卷走,门窗被刮坏,白天同黑夜,历时3个小时。
1937年4月8日下午5时许,肇源刮一股飓风。远望黑云滚滚,酷似大雨将临,瞬间风至,
遮天避日,沙石满天,妇呼儿啼,互不相见,风声震耳,行人伏卧,畜丢房翻,大树拔起,电
线刮断。人称“黑风”。
1946年2月,一天夜间,安达街一场大西风将伪县公署监狱(今市总工会)白铁屋盖和部分
屋架刮出50多米远,落在马路上,许多房屋的烟筒被刮倒。
建国后有13次:
1963年8月23日15时许,一场龙卷风在安达小北屯(今天泉乡发展村)着地,至15时50分离
开地面,落地风圈直经200米~300米,风圈外风速40米/秒,破坏房屋50多间,刮倒烟筒300多
个,一住户院内粗1尺多的榆树连根拔起。有105棵小树被折断,40多棵电柱被刮歪,发电厂的
28米高的冷却水塔被刮倒,造成全城停电10天。
1965年8月12日下午,绥化隆太公社金林大队刮一场龙卷风,狂风带雨,约20分钟,有6个
村80多户受灾,毁坏民房108间,有33人受伤,刮倒电柱80多根。
1966年7月,在兰西县女儿城(临江镇)双榆树屯发生了龙卷风,34户农民受灾,倒塌房屋
16间,有2人受重伤。
1968年6月,绥化胜利公社正白二大队境内发生龙卷风,霹雷闪电,狂风暴雨挟带冰雹,
有7户草房被刮光了,1人被雷击死。
1969年8月绥化胜利公社三排五境内发生龙卷风,来势迅猛,风中挟带大雨,风向西北,
10分钟后风消失,有5间草房被刮光,2间马棚被刮倒,砸死2匹马、3头牛。
1973年8月10日晚9时,兰西县东风公社(现临江镇)双榆树屯倾盆大雨,又遭龙卷风袭击,
有160多间民房受到破坏,107人受伤,重伤22人。
1975年,青冈县建设公社(现建设乡)遭受一场龙卷风,毁坏房屋137间。
1975年8月13日17时40分~50分,安达吉星岗公社6个大队48个生产队遭受龙卷风。65848
亩农田遭灾,1500棵树被刮断,167个麦垛刮走半截,晒的15万斤小麦刮走一半,57间房盖被
揭,死2匹马,死1300多只家禽,伤6人。其中1个14岁小孩从场院内刮到场院外,把腿骨摔坏。
1982年8月17日14时30分,望奎县灵山公社前头大队发生龙卷风,3分钟有60多间房盖被卷
走。
1984年8月3日下午4时至5时50分,明水县永兴镇、繁荣乡的4个村、17个屯和县第二良种
场遭到了龙卷风的袭击,风带长约10公里,宽100米左右,村屯房屋和农作物都不同程度地受
灾。有2人死亡,6人重伤,4人轻伤,82间房屋遭到破坏,2匹马受伤,1条狗和近百只家禽被
风卷走。1户农民的马车被刮越过房顶200多米,落地摔碎。1户农民的牛拴在胶车上,牛被风
从沟北沿卷到沟南沿,车向北刮出20多米。农田受灾面积7850亩,其中,2000亩葵花全被折
断或揪头。刮倒树木380棵,高压水泥电柱7根,刮断高压线1000多米。总计损失达30余万元。
1985年7月6日16时30分,望奎县灯塔乡发生龙卷风,灯塔粮库仓盖被揭,刮倒砖墙40米,
砸伤1人。海丰镇被揭房屋338户,刮倒树木2500余株,电柱316根。
1986年7月10日16时30分,海伦县永富乡东合村一组遭受龙卷风袭击,风高150多米,风带
长700多米。在东合村经过5分钟,村后护宅林24棵直经15公分的杨树被折断,69户居民有24户
受灾,69间房屋的房盖被风掀掉,395亩大豆、小麦绝产,民房玻璃全部被打碎,家禽53只被
卷走,有一户一口百印大锅被卷出200多米摔碎。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
1986年7月30日14时,海伦县永富乡、伦河镇等13个乡镇、103个村遭受龙卷风灾害。其中,
伦河镇边伦村受灾最重,从西南向东北四、二、五、一组都不同程度受灾,尤以五组受灾最严
重,整个屯子的民房除村西头一栋外,其余全部被吹平、卷走,屯子里1台脱谷机被卷起抛到
屯外。这场龙卷风挟带暴雨、冰雹,造成120.5万亩农田受灾,其中,减产5~8成的15万亩,
3~5成的34万亩,3成以下的68万亩,绝产的3.5万亩。吹倒房屋1153间,损坏房屋3210间,
室内财产损失价值155万元,死、伤、失踪大牲畜79头,猪180头,禽6000只。损失各种农机
具200台件,农民口粮103万斤,毁坏广播电讯线路180公里。受伤群众185人,死亡12人。
建国后,较大的风灾,全区各县县志记载50多次。一般风力都在7、8级以上,风速都在25
米/秒以上。其灾害多表现为扒地毁苗、倒伏作物、折断茎叶、揪撸穗头;毁坏工民建筑、广
播电讯和其他设施,刮倒树木和造成人畜伤亡等,不一一详细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