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安达市概况 安达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的中部。东部与兰西县、青冈县接壤,南部与肇东
市、肇州县相连,西部与大庆市毗邻,北部与林甸县为邻。南距省城哈尔滨市126.5公里,西
北距石油城大庆市30公里,北距齐齐哈尔市169公里。全市市界周长464公里,总面积3586.3
平方公里,占黑龙江省总面积的0.76%。
在清初为蒙古族杜尔伯特游牧之地。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中东铁路在此设立安达站,
光绪三十年(1904年)开始放荒开垦。三十二年闰四月十五日(1906年6月6日),于杜尔伯特旗垦
地置安达直隶厅,治所设在双安镇(今任民镇)。民国2年(1913年)改为安达县。1960年5月26日
国务院批准黑龙江省设立安达市,撤销安达县,安达市由松花江专署领导。1965年3月27日,
国务院批准黑龙江省恢复安达县。1984年11月17日,国务院决定,黑龙江省撤销安达县,设立
安达市,归黑龙江省绥化地区行政公署管辖至今。
安达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安达是蒙古语“谙达”的转音,是蒙古的官
名;另一种说法是:安达取于中东铁路所经过的安达站,含有“平安到达”的意思。
安达市区设10个街道办事处,全市设9个镇,10个乡,3个场、176个村民委,929个村民小
组,697个自然屯,107265户(见表2—4)。1990年全市总人口达442696人,其中,男228192
人,女214504人。
全市有耕地面积151万亩,土质肥沃,地势平坦,适宜种植多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主
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大豆,经济作物有甜菜等。有草原272万亩,草质优良,适于发展
牧业,羊草(碱草)远销日本。有水塘15万亩,草塘9万亩,适于发展渔业和生产苇子,年产鲜
鱼近4000吨,地下储藏着石油和天然气。
安达市气候受蒙古和西伯利亚气压带的影响,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夏季温热且雨量集中,
春秋气候变化明显,风力较大。常年平均气温3.2℃,平均降雨量432.0毫米,无霜期141天,
日照时数2800小时。
建国40多年来,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安达市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积极
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1990年末,社会总产值现价达114959
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为45730万元,比1949年增长11倍;工业总产值53615万元,比1949
年增长661倍。科技教育、城市建设等各项事业比建国前都有显著的发展。
安达市的农业生产经过40年多的艰苦奋斗,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依
靠科技,增加投入,农业生产水平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1990年全市有农业
机械总动力达11.6万千瓦,有各种农机具7863台(套),其中,链轨拖拉机238台,轮式拖拉机
593台,小型拖拉机2662台。现有配套电机井2724眼,有效灌溉面积30万亩,农用排灌总动
力达4.1万千瓦。借助大庆北引工程的条件,自1976年至1979年,奋战4年,完成引嫩干渠全长
42公里,坝长9.7公里,库容6000万立方米泄蓄用的东湖水库配套工程。新增加灌溉面积21万
亩,解决了灌溉期用水和汛期排水问题。
在种植业方面,由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987年全市粮豆总产量26万吨,其中,水稻3150吨。1990年粮豆总产量达294286吨,平均亩
产250公斤,是1949年的3.8倍。
在畜牧业方面,以发展奶牛为主,1990年奶牛存栏数由1949年的1517头增加到46200头,
增长了29倍,年产鲜奶由1500吨增加到72252吨,增长了47倍。全市实现了奶牛饲料生产、
鲜奶加工、繁育防疫一条龙的良性循环。其他畜牧业发展也很快。1990年末生猪存栏87570头,
出售猪肉3098吨,山绵羊存栏65593只,产羊毛252844吨,全市畜牧业总产值达9606万元,
占农业总产值的21%,是1949年的44倍。
利用引嫩和泡沼的水面,发展水产养殖业,已建成东湖、青肯泡等5个养鱼基地。
现有人工造林面积21.1万亩,对防治风沙,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国前,安达市只有米、面、铁、木等小手工业私营作坊,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工业总产
值只有81万元,仅为农业总产值的2%。经过4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确立了“工业立市”的主导思想,加快了工业发展的步伐。通过进行工业体制改革,合理地调
整产业结构,“内部挖潜”和“外延扩大”并重,广泛开展横向经济联合与技术协作,现已形
成了食品加工业、纺织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制造工业和建材工业为骨干的、门类比较齐全的、
产业结构比较合理的地方工业体系。到1990年末,全市有工业企业200家,工业总产值现价42657
万元。建成并投入生产的大中型企业9家,以黑龙江乳品厂、安达市乳品厂为骨干的食品加工
企业有47家。黑龙江乳品厂是亚洲最大的乳品加工企业,日处理鲜奶能力200吨。安达乳品厂
建厂较早,日处理鲜奶能力100吨,产品多次获国家、省、地产品质量奖,产品畅销全国,并
出口到欧亚等地。以黑龙江毛纺厂、安达市纺织厂为骨干的纺织行业有20家,年创产值9549
万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3.7%。以安达化工总厂、安达市炭黑厂为骨干的化工行业有29家。
黑龙江省乳品机械总厂、安达市通用机械厂为骨干的机械加工行业有49家。
建材工业主要产品为红砖、水泥、陶瓷等,年产红砖可达8.5亿块,水泥5万吨。安达陶瓷
厂是省二级企业。
于1984年又建成生产能力2万吨的安达饲料加工厂,是全国四大饲料加工企业之一。
建国40多年来,交通邮电事业也有很大发展。滨洲铁路从这里通过,明沈、哈满公路穿行
市区。1990年公路客运完成63921千人公里,公路货运完成62049千吨公里。邮电通讯发展很
快,全县有干线邮路9条,全长290公里。乡村邮路45条,全长1832公里。长途电话39路,明
线载波3路;城乡电话半自动拨号,载波电路增到69条,农村电话实现自动计时计费。
安达市以国营商业为主体的集体、个体商业多种经济成分,多种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
并存的新型商业体制逐步形成。1990年全市有商业网点3656个,有饮食服务网点815个,全民
所有制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商品销售总额34991.8万元。个体商业饮食、服务网点发展很快,从
业人员大量增加。对外出口贸易逐步扩大,1990年外贸总额达1119.4万元。出口品种主要有
乳制品、肉牛、羊草、饲料、纺织品等40多种。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教文卫事业也有较大发展。在科技方面取得了生产医用硫酸钦、磁力
除垢器、自动挤奶机、医用大豆卵磷脂等一大批科技成果。全市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7036
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794人。学术团体达87个,各类学会会员6823人。全市有职工中专1
所,农民中专1所,各类职工学校11所,普通中学30所。其中,初中25所,高中2所,完全中
学3所,在校生22124人。有小学205所,在校生51717人。聋哑学校、广播电视学校各1所。
市有文化艺术团体2个,大型图书馆1个,文化馆站19个,电影放映队37个,有线广播电台1座,
广播站16个,电视差转台1座,地面卫星接收站1座。现有卫生医疗机构37个,专业卫生人员
1080人,其中,医士职务以上510人,护士250人,城乡医院病床800张,防病治病水平有很大
提高。体育事业也蓬勃发展,1988年曾被评为全区科教文卫全优市。
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市内建有可容纳2000名观众的人民剧场,可容纳3000名观众的室内
体育馆,可容纳3万观众的露天体育场,安民公园建成并对游人开放。深井自来水取代浅层手
摇、手压浅水井,解决了氟害“满口大黄牙”的问题。市内开通5个线路的市内交通车。整个
市容市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1990年,职工工资总额达6649.5万
元,平均工资达1534元。农民人均收入达708元,吃、穿、住、行条件有很大改善,城乡居民
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摩托车等高档消费品拥有量日益增多。全市储蓄存款余额达17313
万元,其中,城镇居民储蓄10789万元,农村居民储蓄6524万元。城镇居民楼一幢幢拔地而
起,农村“干打垒”、泥草房,逐渐被砖木结构新房所取代。
安达市的乡镇一览表
表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