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河道整治
第五章 水利
第二节 河道整治
一、护岸工程
建国以来,肇东、肇源2市县在境内松花江沿岸修筑了多处护岸工程。其中主要有大牛甲、
涝洲、南连三、姜乃刚、肇源码头、黄土崖子、赵光武、黑鱼汀8处护岸工程。
大牛甲护岸位于肇东市东发乡四合屯的背江汊上。1957年完成板桩护岸,长200米,投
资5万元。1964年又完成10道护岸丁坝,总长200米,投资8万元。
涝洲护岸位于肇东市涝洲镇的北江岸上。始建于1958年,护岸总长度3000米。护岸物
为混凝土板、浆砌块石、干砌块石等。
南连三护岸位于肇东市西八里乡东南十八道崴子的背江汊上,长400米。1974年完成,
采用板桩、砌石固脚,干砌块石护坡,下铺垫层20厘米。投资18.5万元。
姜乃刚护岸位于肇东市西八里乡西北岔屯十八道崴子背江汊上,总长1700米。采用堆
石固脚,混凝土预制板护岸,预制板下沙垫层20厘米。此工程在建,已完成投资57.5万元。
肇源码头护岸位于肇源县城南2.5公里,地处松花江江道由西南向东南转弯的弯道顶端,
总长1240米。采用水下沉柳条排投石,水上干砌石护坡。1960年动工,1962年竣工,投资80
万元。
黄土崖子护岸位于肇源县城西永利乡境内黄土崖子附近的松花江干流上。此段江岸地处
松花江大转弯的顶端,平均每年坍岸40米。1964年在重点坍岸段修了200米长的块石护岸工程,
投资20万元。1965年开始采用水下沉排抛石,水上干砌石护坡,1973年竣工。护岸长度2900
米,投资529万元。
赵光武护岸位于肇源县兴安乡赵光武屯南,松花江背江汊上。护岸长400米,水下浆砌
石固脚,水上混凝土板护坡,下铺沙和碎石两层垫层。1982年8月动工,同年10月竣工,投资7
万元。
黑鱼汀护岸位于肇源县东南的岔古傲屯,松花江背江上,全长780米。水下采用石笼固
脚、抛石护坡。水上采用混凝土板护坡,下铺沙、碎石垫层。1984年5月动工,1985年7月竣工,
投资39.5万元。
二、黄土崖子裁弯取直工程
黄土崖子裁弯取直工程位于肇源县永利乡黄土崖子附近的松花江干流上。松花江干流在此
处形成一个长15公里的急转弯弧型江段,最小的转弯曲率半径仅800米。弯道在强大的环流作
用下,不断冲刷左岸,使江岸不断出现坍方,严重威胁着附近的水利设施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
全。
经省水利厅批准,该工程于1965年5月破土动工,1968年4月竣工。利用二道河子裁弯改道,
切滩引水,裁弯取直。开挖引河全长5000米。其中进口(在马蛇尾滩上)长800米,宽200米。
中段扩大自然河道长3400米。下游出口开挖陆地600米。共完成土方401.8万立方米,投资324.3
万元。
引河开通后,每年的分流比不断增加,到1976年,分流比已达65%以上,基本夺取了主流。
1981年9月,经省水利局、省水利工程局、省水利勘测设计院等有关单位检查验收,确认该工
程基本成功,并向省建委报送了《松花江黄土崖子段整治工程竣工验收鉴定书》。
三、呼兰河河道整治
绥化地区于1964年开始对境内的呼兰河河道进行整治,到1990年末,共完成河道裁弯、锁
坝堵截等河道整治工程11处,分别位于绥化市和兰西县境内。累计开挖新河道8条,全长10250
米,筑拦河坝9座,共完成土方41.1万立方米、石方6.7万立方米。
四、通肯河河道整治
全区境内通肯河河道整治工程有2处。一处是青冈县黑嘴子裁弯工程,建于1958年2月,完
成土方0.36万立方米;一处是海伦市星火水库段裁弯工程,建于1981年6月,改道全长145米,
完成土方0.46万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