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原麻
第三节 原麻
伪康德元年(1934年),日本侵略者为了掠夺我国的财富,在海伦县设立了海日亚麻株式会
社,资本金为600万元,年生产能力1000吨混合麻。该社经理为日本人小野,下设4个系,系
长均为日本人。
伪康德5年(1938年)。日本侵略者又在兰西县城东刘家窝堡屯东路南建起了亚麻原料厂,
生产亚麻纤维,运往外地纺织用。
1946年后,人民政府接收了海伦、兰西两地由日本人把持的企业,成立了海伦亚麻原料厂、
兰西亚麻原料厂。兰西亚麻原料厂由龙南地区直接管理。
1949年建国后,海伦、兰西两县亚麻原料厂归属东北亚麻纺织公司。国家和政府积极投资,
扶持亚麻的原料加工,先后为这两厂增置了手工打麻轮、剥麻机等粗加工设备,使生产效率大
大提高。
1956年在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一些麻绳铺作坊合入国营企业中。
1969年,明水县利用原跃进化工厂的9问库房建成明水县亚麻原料厂,县投资5万余元,建
厂房450平方米,购手制打麻轮13台、拖麻机2台、碎茎机1台,打制雨露麻。
1973年,肇州县建立亚麻原料厂,为全民所有制小型企业,主要生产长麻和短麻,产品对
外出口,远销日本等国家。主要原料由本县地产自供。
1979年末,中国信托公司、省乡镇企业局和兰西县人民政府三方合资筹建黑龙江兰西亚麻
纺织工业联合公司,1984年正式投产。使全区亚麻纤维初加工形成了系列化、规范化生产。
1990年,全区12个市县均有亚麻原料厂,共有国营企业4家,乡镇企业79家。剥麻已由人
工手轮发展到使用进口联合剥麻机。4户国营亚麻原料厂具有年加工亚麻原茎6万吨的生产能力,
全年生产打成麻4441吨,短麻5924吨,创产值2896万元,上缴利税181万元。兰西县亚麻原
料厂生产的兰河牌3—20号打成麻,肇州亚麻原料厂生产的平原牌亚麻打成麻分别于1988年、
1990年获省优质产品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