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鞋帽
第二节 鞋帽
清朝末年,绥化地区境内各县县城内就有鞋帽铺,当时仅能生产牛马皮制作的靰鞡和用狗
皮等畜类皮吊制的棉帽。
民国9年(1920年),各县的鞋帽铺多的二十余家,少的十余家。除能生产鞋帽外,并能生
产布鞋、皮鞋,较大的店铺还能生产皮靴。制帽业除能生产简单的棉、单制帽外,还能生产棉
毡帽、貉壳帽、四块瓦式的棉皮帽等。
伪满大同元年(1932年)后,日本侵略者在全区各县强行推销日货,使鞋帽业受到很大冲击,
发展速度十分缓慢。
1945年后,各县民主政权成立,对鞋帽企业进行了统一管理。这个时期,主要是组织各店
铺为支援解放战争前线服务,全区为前线做了大量的军鞋、军帽。
1949年建国后,党和各级人民政府积极扶持各鞋帽生产企业,逐步出现了合资经营的鞋帽
合作社。
1952年,绥棱县皮革厂迁到绥化县,改名为绥化县第三皮革厂,同年改名为地方国营绥化
县制鞋厂。主要产品有布棉,单鞋,大头鞋,棉,单皮鞋。此为全区较早的国营制鞋厂。1954
年,肇东皮毛厂开始试制羊剪绒皮帽,于1958年开始大批生产。
1956年,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鞋帽业逐渐分化成集体、国营两大系列,
有的县将制鞋、制帽两业分开,单独成立了鞋厂、帽厂,有的仍为鞋帽合一的企业。
1957年,绥化县制鞋厂从德国引进一套制鞋设备,全区首次开始生产出口鞋。该厂的产品
在全省6家出口鞋产品比赛中获第一名。
1964年,黑龙江省皮革公司决定,将通河鞋楦厂与绥化制鞋厂合并,改名为绥化县鞋楦厂。
同年,肇源县皮鞋厂成立,初期以缝制布鞋和修补鞋为主。
1968年,肇州制鞋厂成立。购置了内线机、外线机、上料机、切粘机等设备28台,主要生
产布鞋、翻毛鞋,年产量30000双。
1969年,明水县制鞋厂成立,购置了缝纫机、座轮机等8台设备,能生产布鞋、皮鞋。
70年代初期,全区鞋社、制鞋厂、鞋帽厂发展到14户。
1979年,明水县制鞋厂自上模具和模压设备、硫化设备,开始生产模压皮鞋和硫化皮鞋。
1981年,肇东皮毛厂生产的雄狮牌剪绒皮帽,被评为省优质产品。绥棱县制鞋厂生产的雪
地鞋,望奎县制鞋厂生产的金星牌皮鞋、胜利牌皮鞋,庆安县制鞋厂的发泡底鞋相继获省、地
优质产品称号。
1984年,肇州县制帽厂成立,有制鞋、拼缝、烫毛、剪绒等设备16台套,主要产品是龙江
帽、中人帽、童人帽、中档剪绒京式帽。
1990年,全区有制帽业企业6个,总产值539万元,生产各式帽328521顶,创利税18万元;
有制鞋企业14个,总产值1211万元,生产皮鞋437729双,布鞋862812双,创利税78万元,
产品品种不断增加,现已能生产布鞋、翻毛鞋、模压鞋、硫化鞋、毡胶皮鞋、凉鞋、棉夹皮靴
等各种款式的皮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