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木器
第二节 木器
清顺治五年(1648年)后,肇源、肇东等地陆续出现车铺和棺材铺等木器加工业。工匠多为
关内流人人员,只能制作车棚、棺材、简单农具等木制品。
民国元年(1912年)后,各县开始出现以制作日用家具为主,兼做棺材、车棚、简单农具的
木匠铺。大县一般五六家,小县二三家。
伪满时期,随着人口的增多,木器加工业逐渐兴起。各县的木业铺和棺材铺达到了二三十
家,仅海伦一县就有木业铺14家,棺材铺20余家。日用家具已成为木业铺的主要产品,已能为
富豪人家和官府制作雕花太师桌椅、八仙桌、穿衣柜、室内屏风等。
1949年后,各地木业铺在自愿组合的基础上,建立了木业合作社、木器厂等。
1956年,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部分木业社并入国营企业,成为工厂的木
型车间;未并入的,大多确定为集体所有制企业。
1958年后,自制改革安装的带锯、打眼机、平刨等电气化木工机械,开始进入木器制造行
业。产品品种增加到学生桌椅、办公桌椅、衣柜、饭桌、车架、木犁及其他木制农具和锅缸盖
等炊事用具。
70年代初期,全区木制品的年加工产量已达到12.3万件,其中衣箱4970件,衣柜16800
件,其他日用具26100件,木制农具54400件,胶轮大车车棚2940件。有职工2030人。固定
资产达到229.7万元。
1978年后,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新家具逐渐兴起。主要产品有炕琴、立柜、火箭式沙发
等等。全区木制行业固定资产达331万元,工业总产值达670万元,利税12万元。
1982年后,木器加工开始走向精加工,款式新颖的组合家具,全包式沙发、茶几、角柜陆
续进入市场。绥棱县木器厂生产的冷压细木工板和研用的不饱和聚脂饰面投入市场后,受到用
户的普遍欢迎,获得了省第二轻工业厅颁发的优质产品证书和科技成果一等奖。望奎县木器厂
与大庆市建立了产销关系,与山西省万宗县联合开发新产品,增加品种50多项,其中有2项获
省优质产品称号,1988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先进企业。肇东市木器厂的写字台、安达木器厂
的组合柜、庆安县木器厂的缝纫机台板等产品都受到用户好评。
1990年,全区有木器制作企业47个,工业总产值2469万元,达到了年产38万件的生产能
力,全年生产了241491件,创利润1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