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技术管理
第四节 技术管理
60年代,乡镇企业初办之时,绝大多数企业生产技术水平较低,各企业为了改善从业人员
的技术状况,采取以师代徒和举办业余学校的办法,传授生产知识,提高从业人员技术水平。
同时,请有技术的人进厂当技术员指导生产。一般企业都有一名领导负责技术工作。
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批判“专家治厂”,把企业的规章制度视为“管、卡、压”
而废除,从而使技术管理混乱,生产达不到技术要求,产品质量低下,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经
济效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为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加强了技术管理工作。各企业都建立健全了技术管理和各种规章制度;同时各级乡镇企业管理
部门,采取上下结合的办法,开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1979年,各
市县先后组织各类技术培训班60次,培训 2 500多人。1986年后,各企业开始招聘工程技术人
员,同时有一批大专和中等技术学校的毕业生陆续进入乡镇企业中来,使企业的技术力量得到
不断加强,从而提高了乡镇企业的劳动生产率。1978年,全员劳动生产率 1 899元,1980年提
高到2 483元,1990年提高到5 600元,比1978年增长2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