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质量管理

第五节 质量管理




  1978年后,随着企业发展,产品不断增多,各企业都把产品质量作为企业生存的大事来抓。
地、市县、乡镇企业管理部门,加强了产品质量管理工作,都在生产科、股中设专人抓质量工
作。每个企业都有 1名厂长或经理负责本厂的产品质量检测工作。较大的工厂设质量检查室,
配一定数量检查员,车间、班组设脱产或不脱产的质量检查员,对本厂、车间、班组的产品进
行定期检查或随时抽查。工厂、生产车间都订立了产品保证质量制度,规定产品检查不合格,
不转序(即下道工序不收),不出厂,不记报酬。1979年以来,各地在国家每年 6月开展的“质
量月”活动中,发动群众查漏洞,摆危害,提高群众的质量意识。

  1985年开始,全区开展全面计量管理工作。通过对产品的测试、化验、分析等工作,提高
产品质量。至1989年,全区有40个企业被评为计量定级企业。其中二级计量定级企业 6个,三
级31个,合格的3个。

  同年,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以数理统计方法为手段,分析和改造产品与工作质量。并建立
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的一整套保证产品质量的管理体系。至1990年,全区达到全面质量管理验
收标准的企业12个。

  1988年开始抓标准化管理。企业通过建立健全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体系,逐步
达到企业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至1990年,全区被评为标准化管理的企业有11个。其中三级
标准化管理企业4个,四级的5个,五级的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