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电信设备

第三节 电信设备




  电信设备主要是用于电报、电话的机械与设施。

  一、电报设备

  解放前,由于科学技术落后,全区境内用于邮电电信的设备十分落后,只有实线电报,一
般报房内只有一部“莫尔斯”电报(印码)机。

  解放后,1948年 4月,绥化地区各县邮电局划归黑龙江省邮电管理局领导,电报通信设备
始有增加。60年代,各县陆续使用电传设备。70年代末,全区电报设备实现了电传化。

  1985年省邮电管理局给绥化地区邮电局调入“传真机”、“汉字译码机”各 1部,改变了
人工译码的操作方式,提高了译电的速度和质量。

  1985年8月,省邮电管理局又为绥化地区邮电局配置了全电子电传设备。

  1990年,全区12个市县全部使用电子电传设备,均进入哈尔滨“256”自动转报网。

  1990年末,全区的电报设备有:载报机13部,报机17部,电传打字机32部,全电子电传机
6部,机械式电传机26部,传真机1部。

  二、电话设备

  绥化地区境内的电话业务始于民国 4年(1915年)。本年8月5日,绥化县开设了电话股份有
限公司。当时有小型交换机 1台,仅能供城内各大商号和官府通话之用,只能安装电话十余门。

  民国19年(1930年),绥化电话公司装有俄式、日式百号交换机各1台,电话用户达170户。

  伪康德 2年(1935年)后,各县陆续设立了四乡电话局,开始使用磁石式交换机,少则二三
十门1部,多则上百门1部。

  1945年,全区各县邮局均装有磁石式交换机,少则一二部,多则五六部。据1949年统计,
全区交换机总容量达2 170门。

  1957年,绥化局安装了绥化至哈尔滨长途载波机1部(日本产E型)。

  1958年,海伦局的市内设备改制,由磁石式改为供电式,安装了 600门供电式交换机,成
为全区第一个甩掉“摇把子”话机的局。

  1959年9月1日,绥化局安装了省产59型3路载波1端。1960年试开了112型11路载波机。

  1960年前后,安达、兰西两县开始使用供电式交换机。

  1978年,青冈、明水、望奎、兰西4个局在全区第一批安装了纵横制自动交换机。

  1981年,庆安、肇源两县安装了供电式交换机,至此,全区全部结束了使用“摇把子”话
机的历史。

  1984年,全区实现了市内电话自动化。

  1990年末,全区电话设备有:长途交换机 625门,载话终端机60路以下的674路,60 路以
上的1 020路。市内交换机总容量 29 400门。其中,纵横28 000市话交换点12处。市话杆里长
553公里,市话电缆长508.7公里(其中地缆56.9公里长),市中继线1 118 对。无线寻呼发射机
4部,无线寻呼操作终端机4部,环路载波368部。

   全区电报设备情况表
  表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