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城市园林绿化

第四节 城市园林绿化




  一、城市公园

  民国及伪满时期,全区境内仅部分县城内建有公园。面积不大,设施简陋,一般只是栽种
少量花草树木。

  建国后,经过扩建、整修,公园面貌逐渐改观。到1990年,全区共有比较成型的公园8 处,
占地83公顷。其中规模较大、设施较完备的有绥化市公园、安达市公园和肇东市公园。

  绥化市公园,始建于民国 5年(1916年),位于绥化城区西南。解放前,园内只有花草树木,
修筑假山1座,鱼池2个,凉亭2座。园内动物有鹿、雁、鸭等。

  建国后,经过多次整修扩建,特别是1981年以来,进行了大规模扩建,现已初具规模。

  1986年,绥化市政府组织城内单位集资共建,重新规划设计。划分了门区、观赏区、游乐
区、幽静区和陵园区等5个区。工程分 3期,3年完成。共动员86个单位参加共建,建成24个系
列,58个项目,412项单体设施。总投资250余万元。其中驻绥单位投资近80万元,市属各部门
投资74万元,市民捐赠27万元,市财政拨款69万元。

  新建成的绥化市人民公园占地近 40公顷。其中建筑面积1 700平方米,绿化面积11.2万平
方米,人工湖面积1.97万平方米,商业、服务行业和游娱区6 600平方米,景点25处,设施400
余组(项)。

  园门为仿古式,进门后,可见叠瀑喷泉、猴宫、孔雀宫、动物5舍各1组,花卉展厅、欧式
旱冰场售票房、南苑餐厅、5组形态各异的古式凉亭,6组大型现代雕塑, 4座古朴玲珑的造型
桥和人民烈士纪念碑、革命烈士纪念堂、古碑林等。儿童乐园内有20多项游乐设施。旱冰场,
备有旱冰鞋300余双,供游人租用。人工湖有游船22艘。花苑内设花卉展厅1座,凉厅、雕塑、
金鱼池、立体花坛各1组,环围古式花墙150米。花苑内有木本花卉600 余盆,各种花草 4万余
株。动物区有云南毛猴10余只,大理绿孔雀2对,东北梅花鹿5只,四川矮马 2匹,新疆大耳红
羊1对,内蒙骆驼2头,美国珍珠鸡4只。公园日均接待游人5000名以上。

  二、城市绿化

  解放前,各县城内主要街道两侧栽杨柳树不多且无专人管理。

  建国后,各县先后成立了园林绿化管理机构,开展了植树造林,绿化、美化环境活动。每
到春季,组织干部、群众、学生及街道居民在路两侧植树,并责成专人管理。到1965年,全区
城市街道绿化已见雏形。

  “文化大革命”期间,城市绿化遭到严重破坏。撤销了园林绿化管理机构。随意占用园林
绿化用地。仅1966年到1971年,全区绿化地面积就减少27.3公顷。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区进一步开展了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各县城都采取了分区段、
分单位、保成活的措施,提高了植树成活率,一般都达 80%以上。特别是1982年以来,各市县
又在街道两侧或路问修了花坛,种花种草。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在庭院内植风景树,栽花种
草,还在街面和院内摆放了花盆,美化了环境,绿化了城市。

  1990年,全区实有园林绿地面积 437公顷,其中公共绿地179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4
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