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生产资料供应

第四节 生产资料供应




  基层社建立初期,供应生产资料品种只有锄头、镰刀、二股叉等铁木小农具。经营的方式
以代购代销为主。

  1953年后,供应的品种增添了大车、胶车、牲畜、铲趟机等品种。据《兰西县志》记载:
1953年全县供应大车275台、胶车806台、铲趟机87台、牲畜378匹、麻袋35万条、小农具4万件。

  1956年,开始小批量的化肥、农药供应。化肥的品种只有氨肥,农药的品种只有“六六六”
粉。农业实行生产合化以后,生产资料的供应,由代购代销改为自营。

  1956年至1961年,曾供应双铧犁、镇压器、元盘耙、播种机等新式农具,1961年,交农机
部门经营。

  1956至1966年,全区供应化肥 111 476吨,农药 6 729吨。1970年,农药品种供应量达到
1 000余吨,品种13个。1975年,全区供销社销售的生产资料占社会生产资料总额的32.3%。

  1973年开始供应农膜。80年代后,需求量剧增,列为按计划专营的供应品种。此期间的化
肥供应,实行计划分配、售粮与供应化肥挂钩的办法,以售给国家粮食数额的 10%供应平价化
肥,此外供应议价化肥。

  生产资料的来源:一是省调拨,主要是化肥、农药、柴油、毛竹;二是省内外自行采购,
主要是大型农机具维修工具等;三是当地产品,主要是锄板、锄钩、二股叉等铁木农具。

  1956年至1979年,全区供应化肥 1 602 305自然吨,年平均供应量为66 763自然吨;年平
均供应农药1 612 686公斤。1973年至1989年共供应农膜17 149吨。

  1986年后,小农具、车马套具等农业生产资料放开经营,供应量增加,各种尼龙绳、塑料
编织袋及优良蔬菜种籽等品种也敞开供应。农药的供应品种有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等 3大
类40余种,销量有所下降。

   历年主要生产资料供应情况表
  表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