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节 粮油调运

第六节 粮油调运




  一、调 拨

  解放初期,为了保证城乡人民生活用粮和支援前线,人民政府每年都组织调出调入大量的
粮食。

  1953年统购统销后,全区各县的商品粮开始统一调拨。各县粮食部门在粮油调运工作中,
根据“全面安排,统一调度”,“先中央,后地方,先军需,后民用,先种子,后商品粮”和
“保证重点,照顾一般”的调运原则,组织调剂余缺、调剂品种和季节性调剂,保证军需民用
和出口、储备的需要。

  为了维护国家信誉,有利于安全储粮,全区在粮油调运中,坚持好粮好油外调,粮油质量
必须符合国家检验标准,安全第一,合理运输。在粮食接收、发运、中转业务中,及时、准确
地把粮油运送到目的地,防止人畜伤亡事故,防止粮食丢失、水湿、霉烂变质、包装破损、严
重撒漏等责任事故。1953年,全区调拨量为115万吨,其中调出92.5万吨,调入22.5万吨。

  1956年,为了做好粮油调运工作,使入库粮食摆布平衡,运输合理,节省运力,降低损耗,
节约开支,全区采取了划片定点、确定流向、直线调运的办法。

  1963年,各县打破行政区划,撤销了不合理粮点,重新测定了集运和分运粮食的合理流向,
选择合理运输路线,实行定线定点运输,逐库逐点核查运粮里程。加强购、销、调、存和加工
等环节的衔接,确定粮库、加工厂、供应部门之间的长期调运关系。

  1964年,全区共调拨粮93万吨,其中调出67万吨,调入26万吨。品种主要是大豆、玉米、
高粱、小麦、杂粮及成品粮。在成品粮中,调出2.6万吨,调入2.4万吨。

  1970年,全区共调拨粮食142.9万吨。其中调入49.3万吨,调出 93.6万吨。调出的粮食中,
大豆10.8吨,玉米46万吨,高粱8.4万吨,杂粮8.5万吨,小麦17万吨。

  1964年,全区开始大量出口粮食,出口均由省粮食局统一下达计划,各县按计划落实到各
粮库,统一组织发运。1949年至1979年,全区出口大豆196万吨,玉米27.4万吨,杂粮3.7万吨。

  1983年1月1日起,全区执行省内市县外粮油调出加计经费的规定。

  1985年,按照省粮食局[85] 166号文件规定,省内调拨的粮食,实行超标准水分核收整晒
费的办法。

  从1990年4月1日起,全区调出的粮食增收季节差价。同年商业部发布了《粮油调运管理规
则》,规定了运输定额损耗、运输事故处理、运输统计办法、调运责任划分等规定及罚则。全
区粮食调运依此规定执行。

  1949年至1990年,全区共调出商品粮5142万吨。

  二、调 运

  绥化地区调拨的粮食主要通过铁路、公路、水路进行运输。

  (一)铁路运输

  1903年滨洲铁路通车后,肇东境内粮食开始通过铁路运输。

  民国期间,海伦、绥化、安达已有粮食由铁路运出。伪满时期,日寇掠夺来的粮食,主要
靠铁路运往日本。

  解放后,海伦、绥棱、绥化、庆安、肇东、安达等铁路沿线的县份粮食运输全部由铁路运
输,其他非铁路沿线的县的粮食大都先用汽车或马车将粮食运送到铁路沿线火车站,然后在火
车站中转到外地。60年代全区有 7条铁路粮食运输专用线,1990年全区已有粮食专用线22条,
共计15 074沿长米。全年铁路运输粮食达80万吨。

   历年铁路粮油调出调入情况表
  表9—31 单位:吨



  (二)公路运输

  民国时期至解放后,各县乡村到城镇的短途粮食运输,全部使用畜力车,每辆载 3 000余
斤。明水、望奎、青冈、兰西等非铁路沿线县的粮食调拨运输,主要靠公路运输,将粮食运到
铁路沿线靠近的火车站,再由火车站中转。1953年后,粮食调运量逐年增加,公路运输除雇用
畜力车外,还雇用了城镇运输社的畜力车和机动车。集运紧张时,省粮食局调动车队进行集运。

  60年代,海伦粮食局成立汽车队,专运粮食。之后,各县陆续成立粮食车队,负责粮食公
路运输任务。

  1973年,根据备战工作需要,肇东、绥化、海伦、望奎等地成立了粮食运输汽车中队,由
省粮食战备汽车大队统一调动使用。于1983年后移交各县粮食部门管理。

  全区公路运输量最高年份是1988年,运输量达 91.9万吨,为1949年 10.1万吨的 9倍。至
1990年,全区12个县市的粮食车队,共有各种机动车254辆,每年出动车次5万余辆(次),载运
量50万吨。

   历年公路运输粮油情况表
  表9—32 单位:吨



  (三)水路运输

  光绪年间,兰西、望奎、肇东等县已有水路运输粮食进行购销活动。

  1947年,肇源建专运粮食港口一处,每年运输粮食在 1 000吨左右。肇州部分粮食由公路
运至肇源港,再中转运出。1952年港口建粮库 1处,一时运不出的粮食可入库暂存,增强了水
路储运能力,全年运输粮食 5 622吨。1957年建肇东县涝洲港,1959年建望奎通江港、兰西河
口港专运粮食,并各建港口粮库。随着公路运输的发展,水路运输量由1957年的50 989吨减少
到1987年的6 678吨。

历年水运粮油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