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出口外销 民国初期,肇东、庆安等县生产的大豆、小麦、荞麦,经哈尔滨转销到日本和俄国。每县
出口量在500至1 000吨。同时,日本东亚洋行、英国中英行、俄国西伯利亚洋行、德国索斯金
行等国外进出口商场在安达站设粮食、油料收购机构,将大量的粮食运回本国。民国11年(1922
年) ,中东铁路商务事务所,以出口粮食、油料为大宗,多经大连、满洲里运至俄国和日本。
出口的品种有玉米、小麦、大豆、面粉、豆油、豆饼、苏子、羊草等。伪满时期,安达洋行收
购羊草销往日本国。
建国初期,全地区的大豆、玉米曾出口到苏联。同时出口的还有少量的畜产品。
1959年至1971年,全地区出口商品的品种和计划由省有关进出口分公司直接安排到供货单
位。出口的主要品种仅罐头、奶粉、大豆、玉米、油料、羊草、猪肉,出口总额平均每年在300
万元左右。由于绥化地区没有直接出口任务和自营的权力,所生产的出口商品,直接提供给省
外贸部门,作为出口商品。全区出口商品主要调往天津口岸。
1972年,各县建立外贸机构后,出口的商品品种逐渐增多,除亚麻、亚麻絮调往天津口岸,
手工地毯调往北京外,其他出口商品均调往大连口岸。1979年,全区出口商品已有罐头、奶粉、
亚麻、亚麻絮4个骨干品种。每个品种出口收购额在200多万元左右。同年,全区出口商品开始
调往广州、深圳、秦皇岛、大连、满洲里、绥芬河等省自营口岸。
1980年后,出口的品种增多,至1985年增加到83种。尤其工业品种增加较多,由1971年的
几种木制品发展到抽纱、绣衣、铸铁件、亚麻布、铁窗纱等20余种,出口额超过2 亿元。肇源
县连续3年出口超4万元,成为全省第一个出口超4万元的县。
1988年,全区出口商品已有18个骨干品种,其中:玉米出口额在 6 000万元以上,大豆出
口额在3 000万元以上,饲料在2 000万元以上。绥化、肇东2市的出口额达3 000万元,海伦县
达2 000万元,肇东、兰西、绥棱、安达4市县的出口额超过1 000万元。
1990年,全省对活牛供港办法实行改革,由过去多头收购供港,改为择优定点收购出运。
全省共确定14个县市为收购点,其中绥化地区有安达、青冈、肇东、明水、绥化、海伦、绥棱
6个市县定为收购点。全区年出口量达5 000头左右。同年,全区出口额为 1.9亿元。出口品种
有粮油、土畜、轻工、纺织、工艺等九大类、 230多个品种。主要销往香港、澳门、日本、苏
联、美国、新加坡、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全区出口商品种类
粮油类:大豆、玉米、红小豆、芸豆、绿豆、谷子、高粱、糜子、荞麦、葵花籽、芝麻、
线麻籽、芥菜籽、亚麻籽、葵花油、豆油、芝麻油、豆粕、亚麻籽饼、葵花籽饼、线麻籽饼、
玉米脐饼、麦麸子。
肉食品类:奶公牛、黄牛、原料牛、冻兔肉、冻马肉、冻牛肉、冻羊肉、冻鸡肉、冻鹅肉、
白条羊、野味、猪肉罐头、牛肉罐头、羊肉罐头、鸡肉罐头、鹅肉罐头、蔬菜罐头。其他食品
类:奶粉、炼乳、蔬菜、罐头、山野菜、咸蕨菜、腐竹、大蒜、土豆、糖果、速冻菜。
土畜产品类:亚麻、亚麻絮、棉麻布、棉麻纱、骨胶、骨粉、明胶、草粉、羊草、黄柏、
刺五加、五味子、人参、鹿茸、玉竹、防风、茴香、红花、大力子、远志、荞穗、毛知母、水
飞苦杏仁、冬葵子、灵芝精、车前子、野玫瑰果、升麻、笤帚糜子、麻绳头、木托盘、蜡烛、
玉米叶、笤帚、水貂皮、貉皮、青山羊皮、狗皮、雪兔皮、狗皮方子、狗皮苫子、元皮方子、
元皮大衣、鼠皮方子、艾虎皮方子、剪绒靠背、狐狸皮大领、羊剪绒毯子、蜂蜜、木耳、白瓜
籽、黑瓜籽、榛蘑、榛子、核桃、核桃仁、松籽仁、橡子仁、人工蘑、淀粉、干菜、辣椒干、
蜂蜡、狗尾巴、山羊尾、马毛、兔毛、公鸡三把毛、马肠衣、乱鸡毛。
工业品类:胶合板、细工木板、蜡笔、布鞋、劳保手套、瓷砖、电熨斗、水彩、铺地砖、
积木、折椅、折板玩具、旅行鞋、塑料编织袋、布鞋、劳保手套、塑料编织布、牛皮鞋、铁窗
纱、柞木方、杨木板、蜡烛、二醇、豆蛋白、玉米蛋白、对甲笨安、旅游锹、砂轮、齿轮、碾
米机、管子钳、显像机、柴油机、传动带、垫圈、折叠镐头、三用斧、蓄电池、铸铁盖板、铸
铁管、钢坯膜、轴承、轴承套、铁排枪。
纺织工艺品类:拉绒手套、綪纶背心、綪纶衫、綪纶纱、人造毛毯、棉毯、纯毛地毯、亚
麻毛毯、棉毯、亚麻布、棉麻布、棉麻纱、棉麻绣衣、女裤、皮夹克、抽纱品、工艺鞋、玉刻
品、木刻品、柳编、美术陶、拉花、绣品、工艺原木、草地席、珍珠、草编制品、人发、卫生
筷、功夫鞋、文化衫。
全区主要出口商品历年收购数量明细表
全区主要出口商品历年收购数量明细表
全区主要出口商品历年收购数量明细表
二、货源分布
绥化地区是黑龙江省重点粮豆和经济作物产区,土畜产资源也很丰富。1971年之前,各县
已自然形成专项出口商品生产货源地。1972年后,货源基地、生产能力已初具规模,形成区域。
1980年建立出口商品基地后,货源更为集中、更为区域化。亚麻、大豆主要分布北部各县,菜
牛、奶公牛主要分布西部各县,葵花籽、白瓜籽等品种全区各县普遍生产,亚麻、玉米等品种
发展前途广阔。
全区主要出口商品货源分布表
表9—46
三、骨干出口商品
1979年以前,全区出口的骨干商品,只有大豆、玉米、罐头、奶粉、亚麻等几个品种。每
个品种每年出口的收购额在 200万元左右。1980年后,随着基地建设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
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骨干出口产品。1988年全区出口收购额超过 100万元以上的骨干产品已达18
种。其中:玉米收购额6 000万元以上;大豆3 000万元以上;饲料2000万元以上;罐头、亚麻、
亚麻絮500万元以上;奶粉、奶公牛、棉麻纱、纯毛地毯在200万元以上,活牛、芸豆、核桃仁、
手绣台布、轴承齿轮100万元。
大豆 是全区粮食出口的主要品种,也是全区出口商品中的骨干拳头产品。1971年至1979
年全区共出口大豆21.5万吨,平均每年出口 2.4万吨。1980年,海伦县在长发乡开辟了大豆纯
品种生产基地,繁衍“丰收10号”和“东农34号”纯品种。1983年6月和1984年8月,日本岩井
株式会社外商考察团,两次到海伦县考察大豆纯品种的生长情况,给予高度评价。同年,海伦
县的出口大豆,在国家经贸部举办的全国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和生产专厂建设成果展览会上展出,
受到好评,并荣获经贸部授予的荣誉证书。
1985年至1986年,绥化、海伦、绥棱、望奎、庆安 5个市县,分别被国家外贸部批准为全
国出口大豆生产基地。它们每年出口的大豆约6万吨,占全区出口大豆的90%。
玉米 是全区历年出口商品中收购额最大的拳头商品。 50年代曾对苏联出口。 1971年到
1979年,全区共出口30.4万吨,平均每年出口4.3万吨。1978年至1984年,曾中断出口,于1985
年恢复出口。1985年,全区出口量达 21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收购额达6 500万元。肇东、
绥化、兰西、肇州、海伦等市县已成为全区玉米出口的重点市县。
1986年至1990年,全区共出口玉米48.7万吨,平均每年出口9.7万吨。
罐头 是全区出口较早的品种。1967年肇源罐头厂经投资改造,工艺达到出口标准后,即
批量出口。至1985年出口的罐头品种有清蒸猪肉、茄汁黄豆、蕃茄酱、美味黄瓜、牛肉、羊肉
罐头等十几种,年出口量为6 000吨以上。1989年,罐头出口合格率达到98%,年创汇 700万美
元。原汁猪肉、红梅牌牛肉汤已在国际市场走俏。1990年,出口各种罐头5 305吨。
奶公牛 安达、肇东、青冈等市县是全区奶牛主要产区。1977年以前,为了不影响母牛产
奶及降低成本,奶公牛一下生就掐死。1977年后,这些县的外贸部门开展奶公牛收购业务,奶
公牛生产迅速发展,至1980年达到1 866头,1982年达到3 565头,1985年,达到4 261头,1990
年达 4 549头,成为全区出口的骨干商品之一,并创全省奶公牛出口数量、优质率、效益、创
汇额4项第一。
亚麻 1974年以前,全区生产的亚麻,主要供给省内亚麻纺织业做原料。1974年,在天津
和黑龙江省土畜产进出口公司的扶持下,亚麻开始打入国际市场,从而促进了全区亚麻生产。
省、地、县的外贸部门与社企、轻工、农行等部门紧密配合,于1974年至1980年先后在全区95
个乡镇建立了亚麻加工厂,年平均出口亚麻、亚麻絮 5 000余吨。1981年,达到13 000余吨。
1985年,全区除肇源外,其余11个市县都建有亚麻加工厂,兰西、青冈、海伦、绥化等市县的
生产和出口量,约占全区的80%以上。青冈县有9个乡镇建立了雨露麻加工厂,年加工原茎8 000
吨,可产长短麻100吨,年平均出口1 000吨。
饲料 1972年,各县已有部分豆饼出口。1980年,出口饲料增加到麦麸子、葵花籽饼、蓖
麻籽饼、线麻籽饼等6个品种。1983年后,豆粕出口量大增,1985年出口量达3.5万吨。全区饲
料出口总量达 4.2万吨。品种也逐年增多,至1990年全区出口饲料品种有豆粕、豆饼碎、亚麻
籽饼、玉米脐子饼等十余种。全区各市县、乡都建有粮油加工厂,加工剩余的附产品饲料,除
当地消费外,有部分参加出口,仅肇东、绥化、海伦的大型浸油厂,每年提供出口饲料豆粕达
万吨。
冷冻食品 1972年全区开始出口冷冻食品,当年收购冻兔肉55吨。1974年后,肇东、肇源、
绥棱、绥化、海伦、青冈、肇州等县修建了冷库,出口冷冻食品相继增多,品种有冻兔肉、冻
马肉、冻牛肉、冻羊肉、冻鹅肉、冻鸡肉、速冻菜、马肠衣、冻野味等十余种。1986年全区出
口冷冻食品3 000余吨。其中冻牛肉 1 432吨,冻马肉1 358吨。1989年后,出口量减少,1990
年出口量仅为1 500余吨。
抽纱、绣衣 1980年,绥化、兰西两县和地区外贸加工厂分别建立抽纱厂和亚麻刺绣厂,
并在明水建立亚麻抽纱加工点。从1982年开始,出口抽纱、绣衣,当年出口收购额175 万元。
至1989年全区累计供货额达1 514万元,为国家创汇500多万美元。供货品种有抽纱、刺绣 5个
种类,30多个规格,远销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比利时、香港等15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