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企业经济技术联合 1981年5 月,明水县糖果厂和上海益民食品五厂联营兴建了沪明糖果联营厂,是全区跨省
跨地区联营的第一家企业。陈雷省长亲自签批,并挥毫赋诗:“上海经验明水花,团结合作振
中华,莫道先后差距大,学海无边总有涯。”同年,9 月,肇州县糖果厂与北京义利食品公司
联营,生产水果糖、奶糖。
1982年肇州县塑料包装制品厂先后与中国包装公司、大庆乙烯化工厂、大连塑料二厂、青
岛塑料五厂及大连轻工学院、大连塑料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协作,企业增加10个生产品种,年生
产能力由280吨提高到3 000吨。全区于1982年共联成项目8个;新增利税237万元。
1983年至1985年,全区共联成项目119项,引进资金3 580万元,引进人才489人,开发新产
品113种,实现产值1.91亿元,新增利税2 208万元。此期间,肇州县横向联合发展迅速,至1985
年,全县有45家企业同大城市、大企业、大专院校、大科研单位签订技术合作,联合联营。联
营品种达31种,总产值达9 000万元,比1980年增长1倍,实现利润228万元,结束了肇州县企业
连续14年亏损的历史。1985年12月,省政府为了进一步推动全省横向经济联合的发展,在肇州
县召开了“加强横向经济联合肇州现场会”。
1986年,全区落实横联项目193项。其中利税超百万的立县项目13项,总投资9 322万元,
引进设备648台套,引进人才298人。开发新产品57种,其中部优5种,省优5种,填补省内空白
项目7种。与全国19个省、37个地市、15所大专院校、32个科研单位、419个企业建立了协作关
系。输出项目16项,获利71万元。兰西县政府根据本县亚麻资源优势,通过横联开发资源,形
成了亚麻工业系统工程。引进温水沤麻新技术,改造亚麻原料加工工艺;与中国信托投资总公
司、省乡镇企业局联合投资 5 052万元,从苏联、西德、意大利引进纺织设备、建立了黑龙江
省兰西亚麻纺织联营公司,是全国第一家具有80年代先进设备的亚麻纺织联合企业;与中国林
业科研所、国家轻工部研究所合作,利用亚麻屑造纸和制造轻质麻板;同中国建筑设计总院和
中国林业科学院协作,联合研制钢框麻屑板,填补了国内空白。兰西的亚麻系列加工,产值达
850万元,占全县工业产值的35%。
同年,海伦县的县、乡、村、户四级联合,成立了县制鞋联合体。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了以
县办鞋厂为龙头,以乡村企业为纽带,以家庭工厂为基础的区域性联合体系,促进了乡镇企业
的发展。联合体有8个总厂,52个分厂,534个家庭工厂,从业人员6 000余人。年创产值3 396
万元,利润331万元。
绥化市啤酒厂同沈阳啤酒厂联牌生产“雪花”牌啤酒,沈阳方面派技术人员来绥现场指导,
改造了25项工艺设备,生产出的“雪花”牌啤酒,经鉴定达到部颁标准,评为国家名牌啤酒。
同时提高了老产品“雪梅”啤酒的质量。联营后,绥化啤酒厂年生产能力达到15 000吨。
绥化市二轻系统从省医学研究所引进人参保鲜技术,由一个无设备、无资金,只有十几个
人的小厂,创办了人参天然补品加工厂,当年投资4 万元,生产保鲜参,出口马来西亚、新加
坡,创汇17万美元。
海伦县振动时效设备厂同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成立了“海滨机电工业公司”,由工业大学
每年帮助上一个新产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ZJK—02 型激振器成为国内独家生产的尖端
产品,销往全国24个省市、7个工业部门、200 多个厂家,全国有4个飞机制造厂和18个大型机
床厂均使用他们的产品。生产的ZJK—03 型激振器和自动扫频记录仪的各项技术指标,均赶上
或超过美国马丁公司,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1987年,绥化市亚麻纺织厂与香港宾港咨询开发有限公司合资经营绥化亚麻纺织有限公司;
绥棱县制鞋厂与香港新美景有限公司联合生产出口旅游鞋;青冈县牧工商联合体与香港仙士企
业有限公司合资建立草纤饲料有限公司。
1988年,全区共签订经济技术协作 263项,引进国内资金7 800万元,引进外资3 600万美
元;引进设备980台(套),其中国外设备794台(套);同21个省、45个地市、34所大专院校、56
个科研单位、587个企业保持经济技术协作关系;全区有300多个企业加入省内外12个企业集团;
全区共建立中外合资企业5个,联成立县项目18 个,新建立县企业11个;乡镇企业的联合面达
到45%。通过联合使29户企业扭亏增盈。
这一时期,全区联合的触角向国外延伸。各市县共接触外商 152人次,达成协议15项签订
合同52项。其中肇东市同日本、美国、南斯拉夫、西德、意大利等11个国家的企业建立了合作
关系,引进设备600余台(套),形成11条专业生产线。
肇东市人造毛皮厂,1986年以前只能生产单一的低档人造毛皮,产品销路不好。1985年,
在省经济合作洽谈会上,与西德签订引进生产各种仿真畜皮的技术和生产设备,1986年,实现
产值750万元。1988年,发展到能生产6个系统、115个花色品种、年产值达1 902万元的中型企
业,产品销到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
海伦县供销社联合了13个市县的180 个企业,成立了海伦工业品联购分销集团,下联县内
外各基层供销社网点,促进了产销见面。
为了振兴工业,各市县千方百计与省内外实力较强的大企业联合,加入企业集团,成为大
企业的分厂,甘做龙尾。肇东县电线厂同全国最大的电缆生产企业沈阳电缆厂联营,成为沈缆
厂第十七分厂,双方投资400 万元,形成年产30万对公里的电缆生产规模。绥化市皮革制品厂
与天津皮件厂联牌生产皮手套,年新增产值40万元,新增利税5 万元。全区有17家企业加入外
省企业集团,有20家企业加入省内企业集团。
1989年至1990年,全区共签订经济技术协作项目610项,其中兑现494项,已完成268项。
新增产值3亿元,引进资金8999万元。
全区建立了以安达毛纺厂为首的“龙德毛纺有限公司”,以肇东、海伦乳品厂参加的“儿
童乳制品联合开发公司”,以安达乳品厂为首的“红星奶制品集团”,以绥化参美化工厂为首
的“白桦树汁饲料集团”等14个联合群体。绥化参美化工厂以名优新特产品“小白桦”饮料、
丰产素、保鲜参等产品为龙头,开发天然补品系列,吸引省内外40家企业加入该集团,形成了
科研、生产、经营一条龙。
此期间,全区商业企业普遍与大商店、大企业联销,代销。各市县百货商店与哈一百、秋
林联销分成;与吉林毛纺厂联销毛线、毛纺织品等。全区联营联销面达 30%,联营联合商品达
10%。
1990全区通过横向联合,利税超百万的企业达59个,扭亏企业达30个。
全区历年横联成果表
表11—34
区内企业参加省外集团情况表
表11—35
区内企业参加省内企业集团情况表
表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