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标准化监督管理 一、工业标准化
1984年,地区标准计量局明确提出全区要抓工业企业综合标准化。当年,绥化、肇东两市
县各抓了两个企业试点,其余各市县各抓了一个,全区共14个试点企业。重点是确定产品标准,
健全技术标准体系,制定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9 月份,全区召开了首次工业企业综合标准化
座谈会,绥化电机厂、肇东石油化工厂、肇州液压件厂、肇源空气压缩机厂介绍了经验。至1986
年,全面开展标准化工作的企业已达18个。1987年省标准计量局部署在工业企业进行标准化定
级升级工作。明确了要以企业的产品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体系、检测手段、
标准化经济效益等6个方面进行考核,对企业定为4个级次,一级为产品标准达到或超过世界先
进水平;二级为达到或超过世界当代一般水平;三级为达到或超过全国先进水平;四级为达到
或超过全省先进水平。企业标准化等级的确定主要通过企业自报和考核打分确定。1987年 6月,
肇东油厂、肇东乳粉厂、肇东水泥厂、绥化电机厂在全区首批获得企业标准化定级。到1987年
底,全区企业标准化定级企业达到了34 个。1989、1990 两年,省技术监督局两次在安达市召
开了“贯彻标准化法”会议,会上推广了安达工业企业标准化的工作经验。1990年,在全省第
一次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上,绥化地区技术监督局做了“工业标准化”经验介绍。
1990年末,全区获标准化定级企业达39个。其中三级14个、四级25个。
全区产品执行标准情况表
表20—5
全区工业企业标准化定级情况表
表20—6
二、农业标准化
1975年,绥化地区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重点进行了农业、牧业、渔业、林业标准化的试
验和推广。当年,还举办了“全区土壤速测培训班”。在青冈、兰西、海伦等县推广了“土壤
肥力快速检测”、“定产施肥、因土施肥”等做法。
1977年后,全区各县又相继开展了磁化水在农业上的应用和磁化种子的工作。经在海伦、
绥化等地试验证明,可增产5~7%。
1980年,各县陆续开展了对农产品收购标准的监督工作。重点是对甜菜、烤烟、亚麻等农
副产品的收购标准实施监督。保证了国家和农民利益兼顾原则的兑现。
1987年,海伦县标准计量局进行了小麦、大豆、玉米三大农作物标准种子和自繁种子的对
比实验,证明标准种子可增产10%。此后,绥化、肇东、肇源、庆安、青冈等县,全面开展了
对粮食种子标准进行监督检查,推动了全区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1988年,全区12个市县普遍开展了农业综合标准化。从下种、整地、施肥、灭虫、收获全
部过程都制定了标准。全区共有28个试点,对大豆、玉米、谷子、高粱、小麦、甜菜、亚麻、
烤烟等8个品种,进行了标准化种植试验,试验面积16万亩,其产量为:绥化市大豆亩产达150
公斤,海伦县大豆亩产达144公斤、小麦亩产175.8公斤,肇源县谷子亩产达175 公斤,肇州县
甜菜亩产2000公斤。比对照田平均增产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