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基层单位

第二节 基层单位




  一、群众艺术馆

  绥化地区群众艺术馆。1980年 4月成立,隶属绥化地区文化局,科级单位。内设文艺辅导、
文学创作、调查研究等 3个部,配编10人。到1990年,内设机构及人员编制未变。其任务:组
织和指导全区文化艺术工作与大型文化艺术活动,挖掘整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研究群众文
化工作规律。

  四市群众艺术馆。1982、1984、1986、1990年,绥化、安达、肇东、海伦4县先后变市,4
县文化馆也先后改为群众艺术馆,内设文艺、创作、美术辅导及后勤4个部。

  二、文化馆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绥化府(今绥化市),取缔了私人办的“演讲所”,改为官办“讲
报社”,次年改称“讲演会”。民国7年(1918年)又改称“通俗教育社”。民国9年(1920年)至
民国 20年(1931年),肇州、肇东、 海伦、兰西、安达、明水等县设“通俗教育社”,有的叫
“民众教育馆”。伪满洲国时,绥化、海伦、安达、肇东、肇州、肇源、庆安、望奎、青冈、
明水、兰西等县,沿用了民国时“通俗教育社”或“民众教育馆”的名称。

  东北解放初,绥化全区各县设“民众教育馆”(明水称“大众文化社”)。1947年后,全区
各县先后改称“文化馆”,内设机构、人员配备各县不一:有的内设时事宣传、文艺辅导、图
书阅览、成人教育等4个组;有的内设文艺辅导、文学创作、美术3个组;有的内设文学、文艺、
美术、广播、电影等5个组(室);还有的设广播、文艺、时事、图书、电影和职工业余教育等6
个组(室)。一般馆内配5至9人。1950年,各县文化馆内设广播室。1953年后,各县广播室相继
从文化馆内分出,成立县广播站。1965年,各县文化馆内设文艺辅导、文学创作、美术及总务
(后勤)等4个组。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有的县文化馆被撤销,有的与其他文化单位合并。1969年
后,各县文化馆陆续恢复工作,并逐渐开展文化工作。1977年后,文化馆内设文艺辅导、文学
创作、美术及后勤等 4个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馆人员增多,城乡各项文化艺术活
动全面开展。

  三、文化站

  1950年,肇源、望奎等县开始在农村中心集镇建立文化站。1958年,全区各人民公社普遍
建立了文化站。各站有业余剧团等文化活动组织。各大队建立了俱乐部,多数生产队建立文化
活动室,开展文、体娱乐活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乡、镇文化站得到巩固和发展。全
区文化站工作人员95%以上转为国家正式职工或合同职工。

  1990年,全区有艺术馆5个,职工156人;文化馆 8个,职工152人;文化站229个,专职人
员228人。

  四、文化宫、俱乐部

  解放后,绥化全区各县先后建立了工人俱乐部,是县总工会下属的文化宣传事业单位。

  1947年绥化县组建工人俱乐部。海伦县于1957年组建。其它县均在1960年后相继组建。1982
年后,随着绥化、安达、肇东、海伦4个县改市,4县的工人俱乐部也相继改称工人文化宫。到
1990年,全区有5个工人文化宫、9个职工俱乐部。各文化宫、俱乐部配编10余人至30余人。内
设图书报刊借阅室、游艺室和剧场等。剧场主要用于放映电影,举办大型文、体活动(包括接待
外地文艺团体演出)。各文化宫、俱乐部除常年坚持阵地活动外,还经常组织球赛、棋赛、文艺
会演等文体活动。

  全区各市县商业、粮食、大工厂等较大系统和单位都设有职工俱乐部,有座席200至700个
不等。由各系统、单位工会直接管理,不设专人。此种俱乐部,一般只用于放映电影和召开职
工大会,很少搞其它文体活动。

  此外,中央、省直属驻绥规模较大的单位也设有文化宫、俱乐部,一般都设专人管理和开
展文体活动。归该单位工会领导。

  五、图书馆、室

  (一)市县图书馆

  绥化地区,清末民初始有图书报刊阅览活动。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俄国人在安达铁路车站建的俱乐部内设图书报刊阅览室。光绪
三十四年(1908年),兰西在“劝学所”附设图书馆。

  民国 2年(1913年)至民国18年(1929年),兰西、绥化、肇东、肇州、肇源、安达、庆安、
望奎、海伦等县有“通俗教育社”(有的称“民众教育馆”)附设图书馆(室)。其中,绥化馆藏
书3000余册。望奎图书室藏有《万有文库》、《四部丛书》等4100余册。

  伪满洲国时,绥化地区各县都在“民众教育馆”(有的叫“通俗教育馆”)内设图书阅览室
(兰西、肇州、安达设图书馆)。

  东北光复初的1948年至建国初的1954年,绥化地区各县文化馆内设图书阅览室。

  “文化大革命”初期,有的县图书馆与其它文化单位合并。馆藏(特别是古典、历史图书)
被“造反派”诬蔑为封、资、修“毒草”而焚毁。仅安达、肇源两县就损失图书近2 万余册。
1974年,肇东、庆安县建图书馆,1976年后,海伦、青冈、明水、肇州、兰西等县先后建立起
县图书馆。1982年6月1日儿童节时,绥化县在全区第一个建起儿童图书馆。到1990年,全区图
书馆藏书最多的是安达市图书馆,有118205册。各市县图书馆年订刊物多者260余种,少者100
余种;订报刊多者65种,少者24种。1990年全区有市县图书馆 13个,职工211人。馆内一般设
办公室(总务、财务)、采编室、借阅室、综合阅览室、儿童阅览室、辅导部(组)。每周开馆时
间由最初的36小时达到现在的56小时。

  各市县图书馆除开展正常报刊阅览、图书借阅、辅导业务活动外,配合经济建设、科学研
究、学生高考、文学创作等,经常召开读书座谈会、读书报告会、读者奖励会、读书讲演会等
多种形式活动。仅1990年,全区开展图书活动达769次,有13 650余人参加。

   全地区各市县图书馆基本情况表
表21—1



  (二)图书室

  从1954年起,绥化县图书馆,在农村及城内基层企事业单位办起 9个流动图书站、11个流
动图书组、13个流动图书箱。此后,其他县也相继开展了类似活动。1958年后,各县图书馆在
农村大队、生产队及城内工厂、学校、商店等基层企事业单位办起图书室。肇源图书馆在农村
办起图书室217个。1985年,海伦图书馆在农村办图书室29个,有图书1.5万余册;在城内基层
单位办起图书室64个,有书16.7万余册。这些图书室,少数有专人负责,多数是兼职的。图书
室(特别是农村的)并不稳固,时有时无。

  国家、省驻绥化地区的单位大多有图书室,专人负责。所藏图书多数与本单位业务工作有
关及部分文艺书籍。有的经费充足,藏书量超过所在县图书馆。

  (三)私人租书部

  全区各市县随着改革开放,出现了私人租书部。所租图书大多是文艺类和通俗武侠小说居
多。全区私人租书部,1980年有16家,1982年41家,1985年54家,1988年71家,1990年86家。

  六、书店

  (一)解放前私营书店

  民国时,绥化地区的绥化、海伦、安达、肇东、庆安、青冈、明水、兰西等县,均有不同
名称和形式的私人书店:民国 4年(1915年)至15年(1926年),安达先后办起文聚兴书店、万春
堂书局、永兴玉书局、松江印书局;民国12年(1923年),青冈新华镇文生堂书局迁到明水城内;
兰西有金家书屋;肇东有杨复亭书局等。有的书局(屋),还兼营文具等其它商品。当时经销的
图书主要有:《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名贤集》、《四书》、《五经》、
《封神榜》、《三国》、《水浒》、《红楼梦》、《西游记》、《大隋唐》、《古文观止》、
《大八义》、《小八义》、《医宗金鉴》等。

  伪满洲国时,绥化地区各县均有私人办的书店、书局、书铺、书庄等。伪康德5年(1938年),
肇源有崇光书局,次年有 7人合办的天兴书局及丁家书床;同年明水有文生堂书局、荣泰长书
局;海伦有建华书局;望奎有自强书局、孙家书铺、董家书铺;兰西有韩子非药店、东来盛食
杂店等代销图书;绥化有四合书局、龙江书店;安达有儒林书局、墨林书局、新民书局、风林
书局、王家书铺;肇东有杨复亭书局;庆安利本商店兼营图书等共20家。当时所经销的书除医
药和孔孟之书外,大多为反动、荒诞色情、宣扬法西斯殖民主义等书籍。

  (二)光复后私营书店

  1946年,绥化县有振兴、利华、文化等3家私营书店和书摊1处。1956年,“振兴”、“利
华”两书店合营改称合作书店。文化书店停办, 1处书摊被取缔。1958年,合作书店并入绥化
镇书店。望奎县有孙、董两家书铺。1956年,望奎县董家书铺参加合营百货商店,孙家书铺变
为新华书店经销点。当时经销的图书,除部分古书外,有毛泽东主席著的《新民主主义论》、
朱德著的《论东北战场》、邹韬奋的《大众哲学》,还有杨靖宇、李兆麟等人的传记故事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图书战线更显得活跃。绥化县青年办起了集体性质
的光明书店、风华书店及语丝书店等。各县出现了私营书店、书摊。进书渠道多,数量和品种
超过以前,销售金额大增。1950、1965两年,全区只有1个集体书店;1980年有4个集体书店、
3个书摊;1985年,集体书店8个、书摊31个;1990年,集体书店 5个、个体书店22个、书摊81
个。

  (三)新华书店

  绥化地区新华书店:成立于1973年,配编5人,隶属地区文化局.科级单位。其任务是掌握
全区图书发行情况,指导全区图书发行业务,组织召开全区各“新华书店”业务工作会议。

  市县新华书店:东北解放初,全区各县相继成立了国营东北书店,所发行的图书均由国家
调拨。全区成立东北书店最早的是1946年绥化、肇源、海伦等县。各县东北书店隶属各县文化
科。1950年,各县东北书店改称新华书店。此后,全区各县乡镇(人民公社)供销社均设专柜代
销图书。绥化县的四方台、庆安的东风(大罗镇)等较大集镇均有专营书店。到1990年,各市县
新华书店一般内设门市部、业务室、农村组、财会室(或后勤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