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古城址
第二节 古城址
望海屯古城址 位于肇源县三站乡宏大村(望海屯)西南岗地南部,地势高峻。松花江支流
环绕东、南、西三面,形成天然屏障。城址为长方形,方向为南偏东10度,周长2 970 米,城
垣现高3米许,系夯土版筑,西墙保存最完好,中部偏南有瓮城,门宽22米,出伸28 米;南墙
中部偏西有15米宽缺豁,像是城门;东墙北部大多被挖毁;北墙于1957年洪水过后被挖开建房
夷为平地。城内为耕地,地表散布着陶瓷碎片。因城建于青铜时代遗址上,故有早期陶片、鬲、
鼎足之类遗物。南墙东部百米处有一小城,略呈方形,周长720米,正对南墙豁口,在300米处
岗边有一土丘,当地人称之为“点将台”。是辽金时代的瓮棺,附近尚有墓地。
他什海古城址 位于肇源县民意乡他什海屯东50米处。西距建民火车站4公里,东偏南300
米处为西湖渔场。古城略呈方形,南向,周长1 240米。城垣土墙残高1.2至 3米不等。西墙南
部和东墙中部,有斜穿过的土路;东墙豁口 3米左右,传为城门,城外原有壕,现已淤平。城
内地势西北高于东南,城内高于城外。城内偏北部有土包凸起,上遍布青砖、布纹瓦,《黑龙
江舆图》中将他什海泡标为“他什哈鄂摸”,满语意为“太子湖”或“虎湖”。按其文化遗物
所证,这是一座辽金时代古城址。“
永胜村古城址 位于肇源县古龙乡永胜村西南2.5 公里的江边岗地西坡上。西濒嫩江,北
700米势升为高岗,南偏东距老龙口 4公里。城呈扇形,周长984米,墙为夯土版筑,虽已垦成
地垅,仍高出地面0.9至2.2米不等,尚存马面20个。东墙南部开有瓮门,宽25米,出伸15米。
城内散布有青砖、布纹瓦、泥质轮制灰陶片及瓷片等。陶器上的纹饰、口沿与辽金古城所见相
同。瓷器除仿定瓷外,还有黑釉瓷。当地群众过去常在遗址内发现古钱。
仁和堡古城址 位于肇源县头台乡仁和堡村南偏东200米的岗南坡上,西南0.5公里为碱泡
子。城为方形,周长1 600米,夯土版筑,方向北偏西 20度。西城垣保存较好。南墙较差,残
高0.5至1.3米。这是一座辽金时代古城。
土城子城址 位于肇源县义顺乡永光村北500米处,周长1 900米,为正方形,结构是夯土
版筑,城址地表遗存有仿定瓷,轮制泥质灰陶等,是辽金时代城址。
梅伦屯城址 位于肇源县福兴乡义兴村西南1公里处。城址为椭圆形,周长1 500米,遗存
有仿定瓷,轮制泥质灰陶等,是辽金时代城址。
土城子城址 位于肇源县裕民乡土城子村西北,城址为正方形,周长 1 200米,系夯土版
筑,遗存有仿定瓷,轮制泥质灰陶、古钱币,是辽金时代城址。
古城村城址 位于肇源县新站镇古城村西500米处。城址呈正方形,周长946米,系夯土版
筑,遗存有仿定瓷,轮制灰陶、古钱币,是辽金时代城址。
富强城址 位于肇源县富强乡。城址为正方形,周长 700米,系夯土版筑,遗存有仿定瓷,
轮制灰陶、古钱币,是辽金时代城址。
大青山城址位于肇源县古龙乡得胜村西北2公里处,城址东西北墙现已无存,周长800米,
是辽金时代城址。
老乐营子城址 位于肇源县茂兴湖渔场后。城址为正方形,周长 1 880米,结构为夯土版
筑,遗存有仿定瓷,轮制灰陶、古钱币等,是辽金时代城址。
翻身屯古城址 位于肇州县托古乡新力村翻身屯西,古城址呈方形,东城墙长5.21米、高
2.65米,南城墙长610米、高残,西城墙长 513米,高2.05米,北城墙长496米、高2.23米,城
东20米处有一莲花石座。城内存有大量破碎陶片、瓷片、盆、罐之类,此为辽金时代古城址。
民吉古城址 位于肇州县万宝乡民吉村古城子屯南。西南有1条约5米的深沟,东有1条约5
米的深沟,北是土城子屯。古城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219米,南北残段长 92米,墙高2.70米。
部分残段外,其余已成为耕地。城墙为劣土筑成,城内地表散布青砖、布纹瓦及陶片、瓷片等。
南部和北部发现红烧土。此为辽金时代的古城址。
古城古城址 在明水县繁荣乡古城村东北50米处,西墙长200米,现高1.75米;南墙长215
米,现高1.5米;北墙长217米,现高1.75米。是辽金时代遗址。
对面城古城址 在明水县树人乡对面城村,西城在村北,东城在村东。西城南北长 160米,
西北墙现高0.3米;东城南墙长215米,西墙长213米,北墙长217米;南墙现高 1.5米,北墙现
高1.4米,西墙现高1.75米。为元代遗址。
务本古城址 在明水县永兴镇务本村南 1.5公里处。东墙长270米,西墙长150米,北墙长
260米,南墙长度不祥。为辽金时遗址。
小土城古址 在明水县光荣乡团结村砖厂北400米处。东墙长220米,南墙长320 米,西墙
长174米,北墙长359米。现北墙高 0.25米,南墙高1.5米。遗存有兽面瓦档、白瓷片、白釉瓷
片、布纹瓦、泥质硬陶片。为辽金时遗址。
团结科研室古城址 在明水县光荣乡团结村科研室西南500米处,遗存有建筑饰片、松针
纹陶片等。为辽金时遗址。
民政古城址 在明水县兴仁镇兴盛村王云屯东30米处,四面墙长度均为 252米,城墙现高
1米。遗存有金代瓷片、布纹瓦、陶片。为辽金时遗址。
杨家屯古城址 在明水县通达镇前进村杨家屯西1公里处,有土围墙基,周长860米,城址
年代不详。
何小怀屯古城址 位于青冈县昌盛乡境内的东北方向,何小怀屯附近,通肯河右岸 2.5公
里处。城东西宽约230米,南北长约300米,周长约1 060米,面积6.9万平方米。根据遗址的面
积,建筑特点及城址内遗物,可认定是金代驻军城。
马家园子古城址 位于青冈县兴华镇安乐村马家园子屯。城址南北长约 520米,东西宽约
300米,周长约1 640米,呈长方形,面积约15.6万平方米,方位正南。城内南北居中偏西有高
台1处,当地人称点将台。遗址内地表可见布纹瓦片、 泥质灰陶瓦片,定白瓦片、黄褐陶片、
黑釉瓷片。1958年修建胜利水库时将高台挖开,曾出土过马镫、铁锨(锨裤向上卷)、砍刀等。
据遗物考证,为金代城址。
后管家屯古城址 位于青冈县兴华镇通泉村后管家屯。青冈至兴华的公路从古城址中间穿
过。城址南北长约1 500米,东西宽约1000米,面积约150万平方米。有建筑遗迹,有大量的布
纹瓦片、瓷片和建筑饰件残片。城内有5个大土包,土包上的瓦片明显的比其它地方多。有3个
土包南北排成一行,依次增大。北边的最大 1个直径约50米。城东南角有青砖墙基。遗址内曾
出土大量的铜钱, 有“崇宁通宝”、“元丰通宝”、“正龙”、“绍胜元宝”、“天圣元宝”
等,还出土过鱼尾形、铲形、锥形等箭头。根据地表残留遗物,可断定为金代古城遗址。
龙胜村土城子古城址 位于青冈县德胜乡龙胜村,城址在山岗的南坡上,城址南北长约200
米,东西宽约200米,呈正方形,面积约4万平方米。根据遗址的面积和遗物推断,当是金代的
驻军城。
通江古城址 为清朝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防沙俄南侵而设的驿站。开原、伊通、吉林、
松花江水路沿岸至瑗珲连接的一条防线。中经望奎境的黄崖子(通江埠)设有运粮站,筑有土城,
清兵把守。 城址在今望奎县通江镇东南1公里处的呼兰河右岸崖丘上。东、南城墙被河水冲刷
殆尽,仅存北城墙 140米,西城墙11米。其城址为不规则的长方形,墙高30至50公分不等。城
内可见瓷、陶片,距地表20公分处之断壁中发现完整的铁铧1个,北宋时期的“治平”铜钱1枚。
八里城古城址 位于肇东市四站镇西南3公里处。古城为正方形,周长3.7公里。残城墙高
4.5 米,墙基宽约12米。城墙外有护城河。1957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深翻地,
出土金代兵器及农具近千件,从文物鉴定为金、元两代遗址,是军事重镇。
洪河古城址 位于肇东市洪河乡古城村。古城址为正方形,周长2公里,残城墙高4米,墙
基宽9米。为金代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