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古建筑

第四节 古建筑




  衍福寺双塔、影壁 位于肇源县民意乡大庙屯内西部。衍福寺建于清初,规模宏敞,寺院依
中轴对称,主体建筑群居中,绕过正门影壁,穿过双塔,进入山门殿,然后次第为钟、鼓楼,
左、右侧殿,大殿(经堂),东、西藏经楼,后殿。主体建筑两侧的附属建筑,分别建有山门殿、
主殿、膳门、僧房。大殿(经堂)原系两重,为传统古建形式,连拱飞椽,远翘高拔;雕梁画栋,
镂绘精佳。大殿内供奉着诸般姿态不同、神态各异的大小鎏金佛象,威严肃穆、金碧辉煌。衍
福寺正殿等建筑毁于1948年12月25日火灾,现仅有双塔和影壁。

  双塔形为覆钵式,砖结构,南向,东西并峙,间距32米,分列于衍福寺山门殿前。塔高15
米,由塔刹、塔身、塔基3部分组成。塔刹高5米许,顶端是由宝珠、日、仰月和莲瓣伞 (亦称
宝盖)构成的金顶,刹干底部收敛接两重耳形相轮基座。塔身高4米许,覆钵部呈白色,空出处
有带角兽头 8个。塔基上部为方形须弥式基座,四角有方形角柱,每面两角柱间塑有彩绘图案。
全塔除基台外皆被梵文经咒和各式砖雠、彩绘及花纹图案装饰着,而以象征圣洁的垩白色为基
调,使之典雅、端庄、秀丽。影壁在双塔前中轴线上近27米处,为衍福寺山门的照壁,长近16
米,宽近1米,高5米余。台基上为束腰较高的长方须弥座,角柱呈竹节状。影壁浑然雄壮,与
双塔相倚,成鼎立式,在蓝天绿树映衬下,蔚为壮观。

  双塔构筑坚实,经数百年风雨犹巍峨不倾。比例匀称,型制古朴,敦厚,融汉、蒙、藏民
族风格于一体。造型于浑厚中见俊秀,雕饰或粗犷奔放,或细腻精微,咸得其宜。显示了劳动
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建筑技巧,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是研究我国古代宗教建筑艺术
及各民族文化技术交流的宝贵遗迹。

  灵山古寺 位于望奎县灵山乡后头村西北 1.5公里处。民国 12年(1923年)始建。至 16年
(1927年)竣工。古寺南北东西各长196米,呈正方形,四周修4米高青砖院墙,墙上苫青瓦流水
檐。寺以山门和正殿为中轴线,分三段六宫,成为南坤六段(三三)、北乾三连(三)之布局。南列钟、
鼓二楼,后有左右侧室,中挑东西廊房,互相呼应,彼此对称,排列严谨。山门高11米,眉上
镌刻“灵山古寺”横额,两侧并设陪户。左额“云龙”、右额“风虎”,额上出檐盖瓦,构成
单式中起侧落大屋顶形。入山门后分三进对列六宫。廊庑回转,宏伟壮观。东三宫前为文庙,
内塑孔子、孟子和财神、喜神4 像;中为龙王庙,塑龙王、蟹兵虾将,雕塑精湛,栩栩如生;
后为阎王殿,设有阎罗王、地藏王、判官、小鬼和牛头马面等14尊塑像。西三宫前为武庙,一
堂分两部,右为关羽,左为岳飞,东西两墙分别彩绘关羽、岳飞故事;中为娘娘庙,塑有三霄
娘娘、送子爷爷和送生奶奶等 9尊神像;后为天齐庙,中间并肩排列五岳天君,东侧塑有碧霞
元君,西侧塑有瘟癀大帝,两墙彩绘托塔李天王、哪叱、二郎神和殷蛟、殷洪壁画。

  由六宫北进,依次达天王殿、正殿和主殿。主殿也称后殿,进门两侧为哼哈二将,正位为
铜铸装金心之释迦牟尼佛像,面目和悦,头盘螺髻,上座莲台,雍容华贵,神态潇洒。左右排
列十八罗汉,东西墙分别彩绘《西游记》和《济公传》故事。寺内东南角的钟楼和西南角的鼓
楼,均为八角楼式砖木结构,上部重檐、斗拱交错,碧瓦覆盖,下起5阶高台,分别悬直径1.6
米铸钟1口和大鼓1面。

  灵山古寺建筑规模宏伟,布局严谨、工艺精湛,是松花江北一大奇观。在解放后土地改革
运动中,寺院被拆毁,现已无存。

  海伦三圣宫大庙 三圣宫大庙位于海伦市共合镇富大房子屯,是因儒、佛、道三圣而得名。
始建于民国13年(1924年)。共占地 1.5万平方米。全庙共有81层殿,均为砖瓦结构。其中尤以
大圣宫、三阳宫、三清官、纯气楼、太极阁、孝贤祠、贤正祠等建筑更为壮观。

  大圣宫(儒教),有正房三问,是三圣宫大庙的第一层庙殿。殿内正位供奉孔子,旁位供奉
颜回、子思、孟子和曾子。三阳宫(佛教),正房三问,两边配房各三间。正位供奉释迦牟尼佛
像。西陪坐是弥勒佛像,东陪坐是燃灯古佛像。两边配房是善主的牌位。三清宫(道家)正房三
间,东西配房各三间。正位供奉元始天尊,西陪坐是老子,东陪坐是通天教主。配房内供善主
施舍金钱的牌位。三清宫的站班是魔家四将,脚踩酒、色、财、气 4个小鬼。修贤正祠又称七
圣殿,正房及东西配房各三问,正房供奉佛象七尊,正位是观音菩萨,东陪坐是吕祖道士、岳
飞、关羽,西陪坐是真武大帝、邱道士、文昌帝君。孝贤祠又名老母殿,正房三间,东西配房
各三间,正殿供有孟母、岳母、徐母等塑像。配房分缘、庆、发、福、善、合六部,内供善主
施舍金银牌位。太极阁高 7.2丈,八角形阁身,阁内分三层殿,内供有无缘古佛、玉皇大帝等
塑像。阁内精雕细刻,金龙盘玉柱,工艺精美壮观,引人人胜。纯气楼高7.2 丈,楼身为圆形,
内分三层大殿,供奉无生老母、雷公伞母、地藏王、十殿阁君等。壁上绘有十八层地狱壁画,
形态传神,具有独特的民间艺术风格。尚有山门、钟鼓楼、清风亭等建筑。整个建筑群浑然一
体。

  东北光复后,1946年三圣宫大庙的土地等财产被当地群众平分。1948年,大庙内53尊钢、
铁、泥像被全部拆毁。后经1949年、1960年和1966年三次破坏,三圣宫大庙的所有建筑物被彻
底毁掉。

  海北天主教堂 海北天主教堂,位于海伦市海北镇, 由法国传教士陆平主持修建。民国2
年(1913年)正式动工,民国6年(1917年)竣工。总建筑面积 3 600平方米,耗资8万元(银元)。
教堂为坐北朝南十字形建筑,建筑面积1 500平方米,可容纳2 000余人。教堂门前有高达40米
的主钟楼,登上楼顶,目之所及可达十几里。钟楼挂有大钟,早晚撞钟时,钟声可传20里之遥。
教堂室内,屋顶为拱形建筑,地面铺设地板。主祭台和左祭台有雕刻精细的浮雕。窗户为拱形,
上有花纹玻璃。教堂四周砌有砖围墙,围墙大门上砌有“平山王”三个大字。“文化大革命”
时期,此教堂被当作“四旧”拆毁。

  1980年,国家拨款重建海北天主教堂。1981年 5月破土动工,当年11月竣工。总建筑面积
256平方米。教堂正面有高十几米的钟楼。教堂大厅可容纳400余人。

  古门楼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修建,当时为绥化理事通判衙门。现为绥化市委、市政府
大门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