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农民体育

第三节  农民体育




  建国前,各县民间曾流行着一些传统体育活动。主要有摔跤、赛跑、搿腕子、拔大绳、举
重、跳绳、荡秋千、踢毽子等。多是群众做为一种游戏自发开展。

  建国后,全区各地农村逐步地开展了有组织的农民体育活动。农业合作化以后,有些社队
根据农村的特点,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在社员群众中广泛地开展了广播操、篮球、足球、排
球、长跑、拔河、田径、棋类等体育活动。每年春耕结束,农村各乡镇都举办运动会,开展田
径、球类、摔跤、拔河、体操等项目的比赛。平时还经常进行篮球城乡邀请赛、村屯友谊赛等
体育活动。

  1960年,地区在青冈县召开了农村体育活动现场会,推广了柞岗公社治安大队群众业余体
育活动的经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体育花开青冈县”为题报道了这一经验。1964 年8月青
冈县委副书记温详出席了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介绍了青冈县开展农民体育活动的经验。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农民体育被“军训”、学习“小靳庄” (即学习河北省小靳
庄经验,大搞“忠字化”活动,跳忠字舞)活动所代替。

  70年代初,根据毛泽东主席“体育要面向农村”的指示精神,全区各县积极抓了农村体育。
各公社、大队每年都举行田径运动会。在节假日或农闲时还经常举行公社与公社、大队与大队
之间的篮球赛。1973年,望奎县先锋公社被评为全省开展农村体育活动先进单位,并在此公社
召开了全省农村体育工作现场会,推广了他们的经验。1979年,这个公社又被国家体委评为全
国农村体育工作先进单位。1982年肇东县被评为全国“田径之乡”。1984年11月,地区体委与
地区文化局、团地委联合对全区12市县的农村体育进行了全面检查,推广了肇东市建立乡镇体
委,创办乡镇体校的经验。1990年,全区各市县均建立了乡镇体委或体育领导小组和乡镇农民
体协,由主管乡镇长兼主任。,部分市县还配备了专职体育干部抓农民体育工作。全区共有乡
镇文体活动中心1684个。

  1990年 7月,行署在肇源县新站镇举行了绥化地区“迎亚运、夺丰收”农民田径运动会。
共有11个市县15个乡镇代表队252名运动员参加,会期2天,进行了男、女23个项目的比赛。望
奎县卫星镇、肇东市昌五镇和肇源县新站镇分别获团体总分前 3名。同年,在庆安县举办了全
区农民民兵军事3项比赛,并参加了在绥化市举行的全省民兵军事3项赛。绥化地区获团体总分
第一名。有 2名运动员代表省参加了全国比赛。通过各种竞赛,进一步推动了农村体育活动的
深入开展。

  全区从1985年以来,家庭体育也逐渐兴起,体育之家在各县普遍出现。青冈县举办了农民
个体武术班;庆安县举办了家庭棋赛;肇东市举办了农民家庭篮球赛;海伦县海北镇举办了个
体户举重比赛。农民体育先进乡、村不断涌现。自1984年以来,全区共评选出省、地农民体育
活动先进乡镇39个,先进村165个。1990年,广大农村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达136.4万,占
农村总人口的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