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祭祀
第八节 祭祀
解放前,全区城乡人民均有祭祖、祭神的习俗,解放后,信奉者渐少。现又有所抬头。
祭祖解放前,全区人民群众,多以红纸书写“供奉”:某氏门中,先远三代宗亲之位,
其上横书“祖先堂”三字。富贵人家多有“家谱”或“谱书”,并将其供奉在香案上,每逢春
节,无论贫富人家都要焚香燃烛,上供叩拜。此外。还有墓祭的习俗。人们通常于农历正月十
五、清明节和七月十五都要到坟前祭墓、填土。农历十月初一还有烧包伏送寒衣之祭。解放后
破除了迷信,只有清明节扫祭的习俗尚存。
祭神其仪式大致与祭祖相同。在解放前一般农家祀者为门神、皂君。也有兼祀天地、观
占菩萨的,还有祀胡仙、黄仙、“张仙打狗”或“眼光娘娘”的。解放后绝大多数人相信科学,
只有少数人还迷信鬼神之类。
祭孔解放前,每年春秋两季,要举行祭孔(孔子)或合祭关、岳(关羽、岳飞)。祭孔以县
最高文官为主祭人,下属重要官员为陪祭人,以学界为主体,各界知名人士参加。祭关岳以军
队、学界为主体,各界知名人士参加。祭孔在文庙,祭关岳在关岳庙,均以牛、羊、猪三牲和
干鲜果品为供,祭祀后,各官员均按等级分享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