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方言

第二章  方言谚语歇后语

第一节  方言




  清朝初年,站人进入辖区境内后,出现了满、蒙、汉三种语言和文字同时并行局面。清朝
末年,全区人民来自四面八方,所操语言各异,但均以汉语的官话音系为通用语言。蒙古语占
有一定的优势,而满语日益衰落,现在区内的满族人已操汉语,年龄较大者仅记少量的单词。

  绥化地区的方言,属于我国汉语的北方方言区。各族人民在社会交往中通用的语言为汉语,
是以北方话为基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操普通话。但有些单词的读音与普通话比较则有差异,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语音上。如人与“银”不分,把人读成“银”;肉与“右”不分,把肉读成
“右”;褥与“玉”不分,把褥读成“玉”;热与“夜”不分,把热读成“夜”;口与“义”
不分,把日读成“义”,等等。

  这种语音,在全区境内一些地方已成为习惯读法,表现在语音或单词上,就逐渐形成了北
方语音夹杂着方言。在构成词汇时读音也如此。这种语音以农村和文化不普及的地方操者较多;
而在城市居民尤其知识分子中操者较少。

  自1956年国家标准音(汉语拼音)公布以后,全区方言,由学校在教学中按标准语音矫正。
成年人的语音也在实践中修正。

  一、称谓

  1、族亲称谓       母亲:妈妈,娘,妈(满族称额娘)

  曾祖父:太爷       伯父:大爷

  曾祖母:太奶       伯母:大娘,大妈

  祖父:爷爷       叔父:叔叔,叔(大叔、二叔)

  祖母:奶奶       婶母:婶子,婶儿(大婶,二婶)

  外祖父:老爷       姑母:姑姑,姑(大姑、二姑)

  外祖母:姥姥       岳父:爸爸,爹,老丈人

  父亲:爸爸、爹、爸(满族称阿玛)  岳母:妈妈,妈,老丈母娘

  妻兄:哥哥,哥(大哥、二哥),大舅子 妻:老婆,媳妇,屋里的,家里的,爱人,

  妻弟:弟弟,弟(二弟、三弟),小舅子 对象

  妻姊:姐姐,姐(大姐、二姐),大姨子 老年夫妻间:称老头子,老婆子,老伴

  妻妹:妹妹,妹(二妹、三妹),小姨子 儿

  公爹:爹,爸爸,老公公    2、社会称谓

  婆母:妈,妈妈,老婆婆    对年纪大的男人称老大爷,俗称老头

  女婿:姑爷       儿。对年纪大的女人称老大娘,俗称老太

  夫兄:哥哥,哥(大哥、二哥),大伯子 太。

  夫弟:弟弟,弟(二弟、三弟),小叔子 对传艺者称师傅,对受传艺者称徒弟。

  夫姊:姐姐,姐(大姐、二姐),大姑子 对师妻称师娘或师母。

  夫妹:妹妹,妹(二妹、三妹),小姑子 对炊事员称大师傅或老师傅

  夫:先生、当家的、掌柜的、丈夫、爱人、对医生称先生、大夫。

  对象         对一般儿童称小嘎、小家伙、小朋友

  二、日常用语

  今儿个:今天       节骨眼:关键时刻

  明儿个:明天       没门儿:办不到

  昨儿个:昨天       赶趟:来得及

  后儿个:后天       秃鲁:没把握住

  前儿个:前天       没冒儿:行,有把握

  头晌:上午       够呛:事情难办。没有把握

  正晌:中午       白扯:白费劲.办不成

  过晌:下午       咯殃人:使人嫌弃、讨厌

  下晌:下午       蹄登人:坑害人

  贴晌:下午三时许      故动:想法坑害人,背后出坏主意

  下晚:晚上       蝎虎:历害

  夜后黑:昨晚上      打怵:畏缩胆怯

  煞格楞的:快点      坏菜:犯事了,错事暴露了

  麻溜的:快点       惹砬子:惹祸

  煞脱:办事快而利落     沾包:惹祸

  磨姑:办事速度不快     粘帘子:出事惹祸的意思

  喇乎:粗心大意      捅漏子:惹出了乱子,引起纠纷

  毛楞三光:办事粗心不稳当    真悬:差点出危险

  勺楞(勺楞光急的):办事粗心   甩剂子:生气

  水裆尿裤:处事不爽快或表示懦弱  火得楞的:着急上火

  大大咧咧的:马虎,随随便便,满不在 插皮了:错了

  意         有老主腰子:有主意,固执

  匹儿片儿:不利索      胡弄:骗人

  懒散:不利索       打冒支:冒名诈骗

  没眼力见:不会办事,没眼神   扒瞎(瞎掰扯):说假活

  悬乎:说大话无根据     冷丁的:猛然间或突然,或称抽冷子

  忽悠:晃动,随口瞎编     跑腿子:没有妻子的成年男人

  贼坏:最坏       相门户:男女订婚到对方家相亲

  促故:怂恿       会亲家:男女订婚,双方老人设宴相识

  搡达:推,用恶言恶语回答    娶媳妇:男的结婚

  砸伐子:暴怒后与不相干的人或物发  出门子:女的结婚

  脾气         走道儿:寡妇改嫁

  刁歪:不讲理       打罢刀:离婚

  耍熊:耍脾气       搭伙:旧社会男人去寡妇家同居生活,

  耍登:无理拒绝(指儿童发脾气)   或两人以上合于一件事

  咋整的:怎么搞的,不满意的意思  例假:女人来月经

  犯不上:不值得,不上算    有喜:怀孕

  小样:对另人看不起,叫号    双身子:怀孕

  真不善:表示有能力,非同小可   猫月子:妇女从生下小孩至满月这段

  抬杠:争辩拌咀,不归正理    时间

  唠喀:聊天儿,无正题的闲谈   占房:生小孩

  唠扯:交谈       般配:结亲的双方相称

  扯大谰:闲说没用的话     老姑嬷俩:老俩口

  卖呆儿:看热闹,在大街游逛散心  半拉子:半个劳力

  格路:不合群,特别独特    老板子:赶马车的人

  老鼻子:多极了      掌包的:跟马车管事的人

  海了:多的意思      土拉坷:土块

  星蹦儿:零星稀少      毛子嗑:葵花籽,瓜籽

  绑丁儿:总是       打布鲁脚子:跟着做零活

  嗯哪:是,行,表示答应    老疙疸:同辈子排行最小的

  消停:平息,安静,停歇,从容不忙  拉末渣:指母猪产仔最后一个

  小抠儿:为人小气      老敢:外行

  旮旯儿:角落       力巴:外行

  这(那)疙疸:这(那)地方    黄了:事情没办成

  多会儿:什么时候      现眼:出丑,丢脸

  多咱:啥时候       可(寒)碜(可拉八碜):羞丑,难看,丢

  着紧蹦子:紧急时刻     脸不体面

  在早:从前,古时候     磨不开:不好意思,拉不下脸来,碍于

  起根儿:一开始,原先,原来   情面,不能严肃对待

  地根(压根儿):原委、根本    扯闲话:无中生有,挑拨离间

  眼时:目前       熊人:欺负人

  打那以后:从那以后     腻歪:不耐烦,没趣

  这阵子:这些日子      拉倒:完事,结束

  一连气儿:接连不断     蔫巴:精神不振

  别扭:不顺当       小部勒子:小人物

  横是:八成是       大氅:大衣

  八成:差不多       班克:盛装液体物品的小桶

 备不住:可能       马神:机器

  主心骨:可依靠的人     瘪拉器:炉筒子

  一水水:都一样      张三:狼

  干崩:都是       跳猫儿:兔子

  一股脑儿:统统的      蚂楞:青蜓

  扑噜;拭去或统统除掉     蛐蛇:蚯蚓

  扎故:打扮,修饰      蛐蛐:蟋蟀

  二虎八叽:有点傻      耗子:老鼠

  老实巴交:忠厚老实     老家贼:麻雀、家雀

  翘楞(瓢楞、结扭):物体扭曲   克郎:刚成年小猪

  卡跟头:摔倒了      跑卵子:种公猪

  打挂脸子:因路滑翻车或跌倒   儿马子:雄性马

  冒面子:大量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