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金树原

金树原



  金树原 原名金正一,字树原。1903年出生于黑龙江省明水县通泉乡红旗村。家庭出身中
农。幼年曾在明水县私塾读书。1927年在齐齐哈尔市黑龙江省第一中学初中俄文班学习,曾参
加齐齐哈尔中华学校学生反对日本、抵制日货运动。1928年春,在北京私立弘达学院补习,同
年秋考入北平师范大学中文预科。1930年秋进入该校中文系就读。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经张平洋介绍。参加“反帝大同盟”,参加北师大盟支部活
动。1932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共北平师大教理学院党支部书记,被选为北平师大学
生会执行委员。参加过黑龙江省留北平学生会组织的反对军阀万福麟运动和要求张学良出兵收
复东北的请愿运动。他还经常出入北京新华门外的工厂,从事工人运动。同年参加晋察抗日同
盟军,该军被击溃后他返回北师大学习。1933年后,因家庭经济困难休学,曾去河南省偃师县,
山东省平原、滨县,山西省平遥县等地中学教书。

  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偕同几个挚友冒险离开北平、济南等地。1938年 1月去山西
参加抗日部队,历任新军决死二纵队团政治部民运科长,游击四团政治部主任,晋西北八分区
供给部政治委员、贸易局局长兼经理等职。在对日寇作战中,他机智勇敢。有一次白天敌人来
袭营地。他先把伤病员转移,然后自己带警卫员把敌人引到营地以外的山上,甩掉坐马,进入
山洞。刚把洞口伪装好敌人就到了山上,在洞内清楚听到敌人走动和吵嚷的声音。此时天黑了,
敌人怕遭袭击,慌忙撤下山去。营地未被敌人发现。

  1945年“八·一五”日本投降后,他第一批由晋西北来东北工作。历任北安省财政厅厅长
和教育厅厅长,嫩江省政府副秘书长、建设厅厅长等职。1949年 5月任东北人民政府水利局第
二局局长,后调任东北农林部林政局局长、东北林业部造林局局长。他在东北林业部门工作期
间,组织专家和科技人员对东北西部森林自然灾害的状况,进行了全面勘查;组建了新中国的
第一个森林调查机构——东北森林调查大队;主持制定并实施了《营造东北西部防护林带规划》;
创办了东北林业学校,培养了大批林业科技人才和领导骨干。为发展东北和全国的林业事业做
出了重大贡献。

  1954年,金树原调中央林业部工作,历任经营局局长、部长助理等职。1960年调任黑龙江
省农村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他亲自带队,经常深入农村进行调查研究,几乎走遍了全省各
地。对农村生产力状况及劳动生产率,基层存在的征过头粮、浮夸风等主要问题,都及时向省
委反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意见。

  金树原在工作中一贯实事求是,敢于负责。如在“三反”运动时,他曾被停止审查。而当
时森林调查任务紧迫,需派飞机前去,无人敢批。他为了工作,不顾个人处境困难,毅然签批,
事后受到同志们的赞佩。在“文革”中,他受领导委托,去大庆油田工作,虽然遭到“造反派”
的残酷斗争,回省后仍照常工作。他平等待人,与同志们同甘共苦。他和森林调查大队的同志
在一起工作时,常常和队员们一块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有时烈日当头,大汗淋漓。有时几天
几夜走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中,有时在高山的悬崖峭壁上,有时在空旷无人的山谷里,他总
是和同志们有说有笑,吃苦在前,毫无特殊表现,鼓励调查队员克服各种困难,更加出色的完
成了工作任务。

  金树原在“文革”中,遭受到残酷迫害,身心受到严重损害,1972年1月病发,医治无效,
于哈尔滨逝世,终年6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