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修始末
编修始末
《绥化地区志》历经五个寒暑,三易其稿,现在出版了!
绥化地委、行署领导对编写地区志给予极大支持和关心。早在1982年就曾组织人员筹备编
写地区志工作,因条件不具备停下了;但搜集了一些资料,为这次编写地区志打下了一定的基
础。这次地区志的编写,首先是经过有关部门做了充分准备工作之后,地委于1989年 5月25日
专门召开地委会议,讨论了编写地区志的指导思想和人员配备问题,并成立了领导小组,确定
由地委党群书记和行署常务副专员主管此项工作。会后又给各市县委、政府发了文件,还专门
召开地直各部办委局领导会议,进行了具体部署。按地委的要求,于1989年 7月开始了绥化地
区志的编写工作。整个编修工作大体经过三个主要阶段:
一是搭班子,抽调人员。聘请了4位离退休老同志(开始有李寿昌,中间因其有病修养,他
所负责的编写任务,后由韩玉林完成);从地直和绥化、海伦市志办借调了5名熟悉业务的中青
年同志。建立了编委会,组成了编辑室。明确分工,落实任务,有领导、有计划、有秩序地开
展了工作。
二是拟定纲目,广泛搜集资料。纲目是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定下来的,纲目确定之后,
编辑人员按分工部分,分头深入各地和史馆,查阅档案,寻找资料;并通过走访老同志,发函
调信和召开各种座谈会等方式、方法,广泛搜集资料。为使这一工作有效地进行,地委、行署
领导还亲自召开各种会议,反复动员,具体提出要求。因此,各部门都较好地完成了提供资料
的任务。这对志书的编写起了保证作用。
三是在掌握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编辑人员进行艰苦细致的编写工作。绥化地区志是一部卷
帙浩繁、内容丰富的志书。编辑人员克服了各种困难,一边学习有关政策和业务知识,一边继
续搜集有关资料,反复推敲,精雕细刻,严肃认真,起早贪黑,通宵达旦,有的同志有病了仍
坚持编写,就这样,奋战了五个春秋,终于编成了这部志书。
这部志书的完成,是地委、行署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和各市县及地直各部门大力支持,尤
其是各市县志办积极提供资料分不开的;也是和省志办的具体指导分不开的。省志编委会副主
任张向凌认真审稿,提出了许多修改建议;省志办副主任曹夫兴积极审阅送审稿,具体提出修
改意见;省志办市县志指导处处长、副编审梁文玺和副编审柳成栋,从修定篇目到总纂合成,
提出许多重要修改建议,为提高本志书质量,尽职尽责。总之,绥化地区志是集体智慧的成果。
在此,对省志办和各个部门,以及各市县和有关同志,在编写地区志中给予的热情支持,一并
表示真诚的谢意!
然而,由于我们编写水平不高,尤其编纂领导能力不强,辟陋差错之处在所难免,望请各
级领导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