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设治后沿革

第三节 设治后沿革



  

  1956年5月,根据齐齐哈尔市人民委员会《齐民字第11号文件》的通知精神,由达呼店区、
榆树屯区、虎尔虎拉区合并成齐齐哈尔市郊区,暂在大民屯办公,9月份郊区搬到梅里斯办公,
并将卧牛吐达斡尔族自治区并到齐市效区,改区名为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齐齐哈尔市除城区外
统归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管辖。下辖17个乡和109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7个乡是:莽格吐达
斡尔族乡、卧牛吐达斡尔族乡、雅尔塞达斡尔族乡、斯里斯达斡尔族乡、杜尔门沁达斡尔族乡、
哈拉乡(今哈力乡)、腰库勒乡、共和乡、瑞廷乡、达呼店乡、胜利乡、大民乡、水师营乡、哈
拉乌苏乡、哈什哈乡、联合乡、榆树屯乡。

  1957年1月15日,梅里斯达斡尔族区设6个中心乡。即水师营中心乡(辖水师营、哈拉乌苏、
榆树屯);卧牛吐中心乡(辖卧牛吐、莽格吐、雅尔塞);腰库勒中心乡(辖腰库勒、杜尔门沁、
哈拉);达呼店中心乡(辖达呼店、瑞廷、胜利);联合中心乡(辖联合、大民);共和中心乡(辖
共和、梅里斯、哈什哈)。

  1958年5月,富裕县划入的勇敢乡,并入联合乡。5月19日撤销雅尔塞达斡尔族乡的建制,
成立齐齐哈尔市国营雅尔塞农场。

1958年末,建立华丰人民公社,下辖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的梅里斯乡、共和乡、哈拉乡、哈
什哈乡,并更名为管理区;卧牛吐、莽格吐两乡划归建华人民公社管辖;达呼店、瑞廷两乡及
雅尔塞农场归龙沙人民公社管辖;腰库勒、杜尔门沁两个达斡尔族乡分一九五二年卧牛吐达斡
尔族自治区略图别划归红宝石人民公社和红岸人民公社管辖;榆树屯、大民屯、水师营、哈拉
乌苏四乡分别划归龙沙和铁锋人民公社管辖。



  
1961年10月后,梅里斯恢复郊区体制,机构名称为齐齐哈尔市郊区工作委员会和齐齐哈尔
市郊区办事处,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统辖市农业局、畜牧局、林业局、水利局、农机局、国
营农场管理局及齐齐哈尔市周边16个农村人民公社。

  1967年12月8日,撤销郊区工委和办事处,成立郊区革命委员会。1968年11月4日,郊区革
命委员会与昂昂溪区革命委员会合并,仍称郊区革命委员会,驻地在昂昂溪区。

  1970年3月5日,与昂昂溪区分开,又回到梅里斯驻地,仍称郊区革命委员会,下辖梅里斯、
哈拉、共和、卧牛吐、莽格吐、大民、边屯、雅尔塞、瑞廷、水师营10个农村公社革命委员会。

  1972年,大民公社划归龙沙区管辖。1973年又将水师营公社划给昂昂溪区领导。1974年,
边屯公社划给铁锋区管辖。

  1980年3月10日,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郊区革委会名称改为梅里斯区,区所在地按
城镇管理,并建立街道办事处。是年5月31日,正式成立梅里斯区人民政府。管辖梅里斯、雅
尔塞、达呼店、卧牛吐、莽格吐、瑞廷、共和、哈力8个乡和1个街道办事处。

  1984年1月18日,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原哈拉乡改为哈力乡,是年3月13日,恢复卧
牛吐、莽格吐为达斡尔族乡。同年12月30日,经市政办(1984)107号文件批准撤销雅尔塞乡的
建制,成立雅尔塞镇人民政府。

  1988年7月,经民政部报请国务院批准,恢复梅里斯达斡尔族区。

  自1989年6月起,卧牛吐达斡尔族乡、共和乡、达呼店乡先后改乡设镇,至1990年底,梅
里斯达斡尔族区下辖4乡、4镇、1个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