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人口民族第一节 人口数量 梅里斯属境的大部分村屯是1648年形成。原居住在精奇里江的达斡尔族,不堪忍受沙俄的
蹂躏,沿嫩江逐步南迁,先驻墨尔根(今嫩江县一带),后迁于梅里斯境域,从此这块陈年古荒
开始有了定居人口。
清朝前期,不准移民入境,人口稀少。自清末民初以来,实行“移民实边”政策,从辽宁、
吉林、山东、河北等地逐年移民垦荒,人口陆续增多。清末,此地达斡尔族人口居多数,依次
是满族、鄂温克、鄂伦春,汉族为少数。从民国年间始,汉族人口逐渐超过了其他民族人口数。
据《龙江县志》载,1915年(民国4年)统计,龙江县人口总数为116 541人,其中:汉族61743
人,占总人口的52%,达族15 812人,占14%,鄂温克和鄂伦春族11 344人,占10%,满族3904
人,占4%。至1937年(康德四年)龙江县人口数发生很大变化,全县总人口数增到174 346人,
其中:汉族有19 184户,119 009人,占总人口的68.3%;满族5 424户,24 162人,占13.9%;
达族3 134户,19 089人,占13.9%;回族117户,741人;朝鲜族34户,203人,其余为蒙古族、
鄂温克、鄂伦春和日籍侨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辽宁、吉林、山东、河北等地只有零星逃荒的自流人员来此垦荒
落户,数量很少,总计不过几百人。50年代有几次较大的移民活动,1957年,由山东单县移民
400多户,1 500人来区内的化木、前平、荣胜等村屯安家落户。1959年10月,山东东平县移民
500户,2 000人在境内的齐齐哈、奈门沁、敖宝、团结、音钦等村落户。1960年10月,山东东
阿县移民500户,2 000人到莽格吐达族乡落户,由市农场局负责安置,建立嫩水农场,移民劳
力成为农场农工。境内不仅移入,亦有迁出,自五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属境的达斡尔族人
口先后向呼伦贝尔的鄂温克自治旗自动迁走8 000余人。
1970~1990年人口数量增减统计表
单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