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植被
第二节 植被
梅里斯区境内,在清康熙年间,森林、草原覆盖率在90%以上。榆树、柳树、桑树、杏树、
樱桃、灯笼果、稠李子遍布江心诸岛。各种飞禽走兽往来于森林草莽之中。
清朝末期,森林、草原覆盖率已不足30%,其主要原因是山东、河北、辽宁、吉林移民迁
入,人口增加,官方亦无采取有效措施,乱砍滥伐严重,原始森林被戕害殆尽,大片草原垦为
耕地,尤其日伪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大势毁灭性掠夺,使森林植被覆盖率极聚下降,至1945年,
森林覆盖率已不足1%。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并制定有效措施,森林、草原、
覆盖率逐年上升。
一、森林
森林、天然林4 200亩,占林地总面积的5%,人工林24.3万亩,占总面积的10.4%,林木
积蓄量为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13.1%。主要树种:天然林以榆树、柳树为主;人工林以
杨树为主,其次是樟子松、落叶松,多种在沙土上,沿江灌木林多为杞柳。
二、草原
境内草原辽阔,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之一。多分布在阿伦河、音河之高漫滩之间,草原
植被属于蒙古植物区系,其它带性植被为草甸草原及局部的草甸植被。植物种类分属55种、171
属,其中较好的饲用植物有100余种。草甸植被分布在嫩江沿岸高河漫滩的平缓地段。常见植
物群落有以下几种:野谷草+小叶樟+碱草群落,分布缓坡地段,植物以野谷草和碱草为主,车
轮草、山黎豆等小群落嵌入其中,草群高茂,景观开阔。
野谷草+蒙古柳群落,分布在低平地段,土壤盐渍化程度轻,常年湿润。卧牛吐的新村、
四间房一带,多此群落。此外多混有狼尾草,碱草等。
狼尾草+野谷草+牛鞭草群落;分布在土壤肥沃湿润的草甸土上。在瑞廷乡以北,学田局一
带,多有分布。其中以狼尾草、野谷草、牛鞭草为主,尚混生少量的唐松草和野薄菏。
截止1990年底,全区有林面积为17.1万亩,草原60万亩,占全区土地面积的36.7%,森林、
草原覆盖率为13.1%。
页码>=134-135